昨天,在萧山召开了吴鹤杰同志一等功追记仪式。会上,吴鹤杰的妻子姚琼从杭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周建杭手中接过了吴鹤杰个人一等功证书及奖章,这是杭州萧山历史上第一个个人一等功。
吴鹤杰生前是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刑侦大队原城厢责任区中队中队长。在侦破“2003·4·25入室抢劫绑架案”、“2003·4·30伤害致死案”过程中,连续加班加点,累倒在办案途中,经检查确诊为脑癌晚期。于2004年1月3日,匆匆离开了他无限热爱的公安事业。而那时,离他33岁的农历生日仅差十几个小时。
2004年10月9日,省公安厅经慎重核查,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王辉忠签发命令,追记吴鹤杰同志一等功。
3年干了6年的活
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吴鹤杰从事刑侦工作的4年中,他亲自主侦或参与侦破1003宗刑事案件,平均一年就侦破案件251宗;其中,重、特大案件212宗;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89名,平均一年就抓获97名;摧毁犯罪团伙22个;侦破命案10宗;侦破抢劫案件112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76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研究刑事发破案规律,撰写了《村(居)民住宅中盗窃案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等十几篇调研文章……战友们说,吴鹤杰当了3年的刑警,干了6年的活。
吴雨伦,吴鹤杰与妻子姚琼的宝贝儿子。名字是吴鹤杰取的,意思是“无与伦比的宝贝”。然而,吴鹤杰却很少有时间来“宝贝”他。在他有生之年内,只带孩子出去玩过三次,一次是西湖,一次是杭州野生动物园,还有一次是绍兴。而这也是他和姚琼结婚7年清晰可数的3次出游。
仪式上我们见到了吴鹤杰的妻子姚琼,她手上有这样一本台历,台历上每一个日子的下面几乎都被打上了勾,姚琼告诉我们,这都是他吴鹤杰加班的日子。吴鹤杰在刑警队两天就要值一个夜班,而不值班的另一天他最早也要12点回家,两天两夜48小时,他在家的时间只有8个小时。———8比48,这是姚琼给吴鹤杰算的一笔账。
我为刑警而生
当吴鹤杰被确认为脑癌晚期后,他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在短短时间内一连挺过了六次化疗,这令主治医生也为之惊叹。但是在病榻上的吴鹤杰惦记的仍然是工作。
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洪观甫前后看过吴鹤杰三回,吴鹤杰每次都跟他提起回刑警队上班的事情,只是每次提到的时间越来越长:化疗开始一个月时,他说一个月以后就要去上班;三个月后,他说三个月以后回去;最后一次化疗结束后,他抱歉地告诉大队长,自己的病已经好了很多,医生说有30%的治愈率哩!顶多再有半年,我就可以重操旧业了。尽管时间一次次地在延长,但吴鹤杰重返警队的愿望始终不渝!
到了治疗的后期,吴鹤杰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脏等重要脏器,疼痛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宁愿把嘴唇咬得鲜血直流,也不愿意用神经麻痹类药物。他的脑子是“为刑警而生的,吃了止痛药以后没法动脑子破案!”直到去世前夜,重度昏迷中的他最后一次被痛醒,脸上的肌肉扭曲了,表情异常痛苦,妻子问他“要不要止痛药”?他依然坚毅地摇摇头,然后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这是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动作。
让我穿着警服走吧
2004年1月3日,吴鹤杰与世长辞,年仅33岁。临走,吴鹤杰对单位领导提了唯一的一个请求:让我,穿着警服走吧。
英雄的概念,不只是面对危险的勇往直前,不只是抛洒热血的淋漓尽致,对于吴鹤杰和他的战友们来说,那更是一种信念的凝聚,一种精神的历练,一种底色的沉淀,那是刑警的本色———负重拼搏、勇敢顽强、锲而不舍、无私奉献。
当吴鹤杰去世后,家人把他安葬在老家附近的山上。父母手抚墓碑潸然泪下:“鹤杰你从小出去,当了警察以后又太忙,一年回来不了几次,这回终于可以安心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