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转基因大米遭遇“准生证”之难
■生物安全问题阻止产业化之路
■打上基因“胎记”的浙江功能米初显神威
■国外生物公司瞄准“基尔米”
产业化进退维谷 不知是科学的确发生变化,变得更吝啬了,在赋予的同时还要大量索取,还是我们变得更敏感了,敏感得如同欧洲人对食品安全“近乎歇斯底里”的心态,转基因作物忽然走入了推广的冬天。
转基因作物在开始时以一种诱人的多赢面目出现:农民可以减少投入,提高产量;公司可以获取利润;消费者可以低价获取商品。但这种商业逻辑被绿色和平组织斥为公司阴谋。就在浙江转基因水稻向产业化突破的时候,2000年,对国内转基因稻米商业化审批被中断了。当时,欧洲正全力抵制美国转基因食品的入侵,我国也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并签署了《生物安全议定书》。中国对转基因的严格要求几乎与欧洲同步。
随之而来的就是浙江转基因杂交稻米研究陷入低谷。
究竟是什么原因在阻碍浙江转基因杂交稻米的发展?黄大年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转基因稻米的生态安全问题;一是食品安全性问题;另外还有国际上的贸易壁垒问题,即对欧洲市场能否接受转基因产品的疑问一直困扰着中国。
“我们当时真的是万事俱备了,各项生产指标都达到了产业化,我们以为肯定能成为中国第一个基因产业化目标。但一直以来,科学上无法证实20年或50年后食用转基因食品无害健康,反对者也拿不出直接证据证明食用转基因后有害健康。”黄大年一脸无奈。
转基因技术的最奇特之处,也是最引发争议的是它去掉了生物间的天然杂交屏障,不同物种间的基因可以进行前所未有的新组合。在这场食品到底是选择“转”还是“非转”的国际争论中,反对者认为,跨越杂交屏障的基因转移是非自然的,是不可预测的,是“反进化”、“违背自然”的。
对浙江转基因稻米的推广造成压力的还有种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药生产商说:“转基因种子公司往往同时也是农药公司。因此转基因种子公司的种子,抵抗的正是自己公司生产的农药。”节约下来的成本,长期来看往往被用来支付专利费、种子费,而且由于害虫和杂草的抗性变化,农户还必须不断更换新的转基因种子。
浙江转基因水稻虽然在技术上优势明显,但面临着资金、利益、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商业推广寻求突破显得困难重重。面对遥遥无期的转基因产业化进程,浙江科学家彷徨了,产业化进程迟迟没能得到突破。
神奇贵族稻米深居千岛湖山区
惊喜总是不断发生,浙江科学家在致力转基因稻米研究的同时,腾出手来开发功能大米,而这在国际上又一次领先,并在国内取得市场认可。
“早在1996年,我们研究转基因稻米的同时,就同步研究功能稻了,但当时主力都放在转基因稻上了,功能稻我们属于‘无心插柳’。后来转基因稻迟迟不能实现产业化,让我们改变了方向。我们加强对国际功能稻领域的开发,没想到,18元一斤的大米在今年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黄大年自己也有点意外。据黄大年介绍,这种被杭州人视为全球最贵的功能大米——“基尔米”,长期食用可以降血压。这种神奇大米基地位于千岛湖山区,它戒备并不森严,也没有围墙,“暗香”在山区中。
“基尔米”也申请了国家专利,它的种植基地没有任何标志,除了看上去多些杂草外,与普通杂交稻没什么不同。“这样做是为防止技术被窃,为防止出现假冒产品,我们还在米里专门做了基因标记,人家偷去也没用,我们有一套专门的识别方法。”黄大年说。转基因专家成了功能稻代言人
2004年10月14日一大早,位于杭州武林门的浙江省展览馆。一场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举办的“神奇稻米”科普文化展隆重举行。工作人员将封面印有一个形象可爱、张开双臂的稻草人印刷品分发到市民手中。水稻所此次活动——“神奇稻米,中国稻文化科普展”——目的是为了展示中国7000多年浙江河姆渡稻文化,宣传改变中国人多年来吃稻米的习惯,为即将上市的中国功能米造势。黄大年也来现场吆喝起来。
可能是具有巨大商业利润、科学的诱惑力、甚至对一个国家粮食产量和外贸的巨大影响,功能稻的支持者们热衷于改变实验室之外的稻田,他们希望功能大米能尽快在杭州投放市场。
“基尔米”不姓“基”
就在国内该不该选择转基因米的争论中,黄大年的战略性转移,给中国生物科技带来一缕曙光。功能米作为生物化学诱变技术、新一代高营养大米,似乎敲开了中国粮食市场的大门。
记者在科技部一份有关黄大年功能米《科技查新报告》上看到:利用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培育功能稻新品种,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用于辅助降血压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82.9%。
在科技部《科技查新报告》出来前,中国水稻所就在杭州、建德等地对2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功能米面世来的首次检验。
浙江新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水稻所研究生物技术开发的合作单位,对功能米的市场测试十分关注。浙江新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祥勇告诉记者:“我们在杭州的朝晖3区选了10名中老年人,在建德市选了25人,每人每日供应80克基尔米粉,作为早餐,冲饮加热成糊食用。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观察血压变化,效果非常好。”
由于功能米的品牌是“基尔”,浙江人误以为该米也属于转基因米的变种,对此,黄大年解释说,基尔米虽然姓“基”,但不是转基因食品,在生物技术活化浓缩和熟化的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500吨新米下月上市
“基尔米”的推出,又一次掀起饮食革命,不断引来外界关注。“如果基尔米大范围试用被证明在调节血压、改善睡眠和防治便秘等疾病方面效果显著的话,将为我们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疾病开辟一条糙米疗法的新途径。”浙江大学营养学专家冯磊教授说,谷物食疗通称为绿色疗法,“谷物是人类长期食用的天然食物,人们将在吃饭中达到保健效果,也就是中国人传统说的食疗。”
为增加人们对功能米的了解,中国水稻所近段时间正与新安生物公司联手,在全省征集1000名志愿者体验“基尔米”的神奇功能。
消息公布后,每天前往新安生物公司报名的电话多达几百个,参加活动的有老人、中青年人。首批国内仅存的20吨功能米被抢购一空。今年500吨新米将于12月底全面上市。
国外生物公司觊觎“基尔米”
就在中国功能米即将在国内大行其道时,国外生物公司也开始关注中国生物技术稻米的研究与开发,并派员与中国水稻所商量中国转基因水稻与“基尔米”的收购事宜。最为代表性的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几次来浙江洽谈。
孟山都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在基因工程玉米、大豆和棉花开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公司在全球种植的转基因大豆面积达到近60亿英亩,其在华尔街上市的股票长期被人看好。
黄祥勇还向本报记者通报了国内外开发功能大米的情况。他说,1999年,Takayo等国际生物公司在研究浸泡的米胚芽的氨基酸分布时,发现经过发酵处理的米胚芽GABA的含量很高。1999年11月29日,日本《朝日新闻》刊出“发芽糙米大登场”的新闻,引起世人瞩目。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发芽糙米的研究和开发。发芽糙米也就是我国的功能米,被誉为“21世纪的主食”。
“日本经过近10年对糙米富集γ氨基丁酸工艺技术的研究,发现芽糙米中富集的γ氨基丁酸达到了万分之四左右。目前,发芽糙米在日本市场的销售价格约为18元/斤,且消费市场需求激增,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50亿日元。
“最近,日本PCI公司利用发酵法生产γ氨基丁酸,作为功能食品配料,已广泛应用于饮料、果酱、糕点、饼干、调味料等制品。我们也已经生产出以功能大米为原料的米饮料等产品,将于12月26日的省农博会上市。”
●新闻链接
黄大年 男,研究员,1938年6月出生,浙江定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1984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1984-1985,1987-1988年两次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遗传系访问进修。近10多年主要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主编专著1本,发表论文102篇。获奖6项。其中应用基因工程方法解决杂交水稻制种纯度的难题,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名列榜首。
近年主持过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农业部和浙江省生物技术重点和重大项目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植物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