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台子搭大了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柑橘、青蟹、土鸡……这些在普通消费者眼里只是商品,在农民与专业客商眼里就是一个个创造财富的机会。昨天下午,2004浙江农博会开展,1200多家参展商与上千家专业客商把一个偌大的和平会展中心烘得热热闹闹。

    路桥枇杷栽到千岛湖去

    冯普德穿梭在人群中不时与相熟的客人打招呼,显得游刃有余。与其他参展商不同,身为大红袍果业合作社社长的他却没带来一样产品。他说,明年5月份的枇杷早已经被预订了,这次来主要是想跟合作的商家多交流,“灵灵市面,发展一些新客人。”

    别看现在16个白沙枇杷卖到85元,在4年前被称为“中国枇杷之乡”路桥出产的枇杷因品质跟不上市场需要只能做罐头。现在合作社1万多亩的枇杷基地,让“大红袍”的221名社员底气十足。“今年仅上海就销了500多万元。”社员们笑得合不拢嘴,一鼓作气又在千岛湖、安徽新包了1000多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

    种橘子种出观光园

    “商家到我们那里一看,吓了一跳。”临海市涌泉柑橘产业合作社常务副理事长冯贻法看着来来往往的客商,从心底里笑出来。11月下旬上市的柑橘,半个月不到就销了1000多吨。冯贻法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这3年社员们的收入涨了六七倍,“往年最好的收入也就2万元,现在一年能赚十几万元。”

    正在整理展柜的张林搭了一句:“连我都想搞农场了。”张林在浙江柑橘研究所工作,在涌泉柑橘产业合作社驻地搞科研将近2年,他说他看到了合作社发展的每一步。“农民的想法很朴素,能赚钱,他就不怕苦不怕累地干。”现在合作社有了一个60亩的“科技观光园”,一方面向社员们传递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合作社也动起了时下正热门的农业旅游的脑筋。

    这株柑橘树究竟有多大?冯贻法提供了一个数据,仅涌泉镇就有2.8万亩柑橘,分属不同的合作社。对冯贻法们来说,眼下最关键的问题不是销路,而是如何保证更好的品质,大家都吃过亏,也清楚:市场是很挑剔的。

    拎着青蟹打天下

    被当地人称为“海产品大王”的叶亦国正忙着招呼客商,说起市场他拉过营销的经理叶洪台,“合作社开始的时候有多难,他最清楚。”

    “以前是只管养不管卖,收入好不好,那是看天气碰运气的事。”2002年三门旗海海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从没有接触过市场的养殖户们第一次学习推销自己的产品。“每天拎着青蟹到处跑,别人让怎么样就怎么样。”叶洪台说,他们的青蟹最远已经销到了日本,整个合作社的海产品养殖基地达8500多亩,年销售额有8300多万元。“别的不说,自从有了合作社大伙一起修海塘连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都强了。”

    浙江2000年开始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渐渐被农民接受。据了解,仅台州目前有合作社379家,年收入数千万元,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变化。参展的合作社说,鼓起来的钱袋子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只有5根手指握紧了,拳头才硬。

    又讯杭州市第四届农业招商引资洽谈会昨天举行,12.12亿元热钱向杭州农业抛来绣球。

    浙江西泠啤酒有限公司20万吨啤酒生产经营项目等41个项目签约。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董丽波 褚瑶 詹丽华 报道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