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要构筑“一心二圈三轴”的“大网络化大都市”,上周末,市建委向市政府提出的这一宏伟设想,又一次体现了杭州市在整体推进中思维的激荡。
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杭州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之间、市区和县(市)的关系更加融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效显著,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构筑网络化大城市是杭州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城市时代,区域竞争力越来越多表现为城市群或城市网络的竞争力,苏州就是一个网络化大都市建设较成功的例子,而杭州也越来越有必要构建一个网络化大都市。未来,杭州将通过政策体制、城市空间、区域经济、交通网络、城市公共资源、生态环境、社会一体化七个方面的整合,构筑一个网络化大都市。
“一心二圈三轴”的内涵
按照一些专家的分析,“目前,杭州城市发展结果性问题比较突出。”其中比较明显的是“过分集中”与“过度分散”的弊病存在,比如,中心城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城市功能,使居住密集、交通拥堵,城市各类要素的流通受到一定的阻碍,城市的生活成本、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为此,未来的杭州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布局,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心二圈三轴”。
“一心”,是指“一主三副”,这是杭州网络化大都市的发展核心。
“二圈”指大都市内圈和大都市外圈,前者包括六组团和富阳、临安部分地区,后者包括绍兴、嘉兴、湖州三市,及其所辖属的诸暨、上虞、海宁、德清等大中城市。
“三轴”,即杭千、杭徽、05省道三条高等级公路沿线各县、各县(市)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构成的杭新(安江)、杭千(岛湖)、杭临(安)三条经济发展轴带。
网络化大都市四个层面
杭州网络化大都市包括四个层面:
杭州市的核心框架为“一主三副六组团”,也就是一个主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三个副城,以及义蓬、瓜沥、临浦、塘栖、良渚、余杭六个组团。这是第一层面的、市区层面的网络化大都市。
然后是市域层面的网络化大都市,以“一主三副六组团”为主,包括富阳、临安、桐庐、建德等在内的大都市圈。
再就是作为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大都市网络。
最后层面,作为长三角都市区南翼的中心城市与区域城市群组成的大都市网络。
建设中的交通网络
按照杭州市建委的设想,在杭州构筑网络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在交通的网络上,将体现如下的思路:
未来的杭州将接轨上海,在交通上依靠“一快三高”,即建一条快速城际铁路(磁悬浮)和沪杭、申嘉杭、杭浦三条高速公路,实现同城效应,同时,通过“一环十四射”高速公路连接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台州、金华等城市;联合杭州湾城市群,构筑大都市外圈。
根据《浙江省杭州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近期,将通过高速构筑城际交通,实现1小时半城际交通圈;远期,杭州将通过轻轨连接绍兴、湖州、嘉兴等城市。并且,继续实施“交通西进”的战略,通过杭千、杭徽、05省道,加大市区与市域5县(市)联系,实现1小时半城际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