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天天朝六晚五他还懂点汇率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2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核心提示]    提起乞丐,很多人的反应是厌憎,能举出一大堆他们给城市带来的不和谐,可是,很少有人去真正聆听他们的生活。早报记者走近了南山路上的那群乞丐,你可知,他们懂得外币汇率比你还多,每天的“工作”比你还有规律,他们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跟所有清贫的父母一样,一年到头为孩子积攒着可观的学费。
    
  沈先生给早报来电:南山路红泥砂锅门口,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是乞丐最多的时候。这里时常有外宾来就餐,许多乞丐就趁着客人下车上车的那点时间围着乞讨,影响非常不好,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

    中午12点,记者来到南山路红泥砂锅饭店前,刚好一辆无锡外事旅游客车载着一车乘客前来就餐。车门一开,五六个乞丐蜂拥而上,堵在车门口伸手乞讨。红泥砂锅的3个保安立刻上来阻止,哪料,拉开一个,又围上一个。

    不露宿,早起早归有规律

    这一带乞丐很多,但不少一看就知是假装残疾的。记者搜寻一遍,发现一个手脚略带残疾的乞丐,特别有个性,讨不到钱照样嬉皮笑脸,还送人一句“祝你平安”。

    于是,记者装作是附近美院的学生,给了他一元钱,顺势同他攀谈起来。

    他叫蔡宝马(谐音),42岁,安徽宿县人,同这里的好几个乞丐是老乡。他和一个老乡在东站合租一个房子,每月140元。“我们不露宿,怕被地痞打,有一次回家晚了,被两个地痞拦住要钱打掉了一颗牙。”

    老蔡他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坐公交车出来,因为有残疾证,车钱免付。先到新侨饭店门口,坐着要会儿钱,然后边走边要,中午前刚好赶到这里,讨到下午2点收工。收工后,老蔡休息一会儿,再辗转杭城的各大菜场,一天换个地方。傍晚5点多坐车回家,吃个3元钱的盒饭,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外宾多,运气好时有美元

    “这里会碰到很多外宾,你们这样要钱没觉得不好吗?”

    “有外宾才好啊,运气好还能要到美元。”说着,老蔡亮出两张一元面额的美元和一大把各式各样的外国硬币给记者看。“这是韩国的1000元,到银行能换人民币5元;这是日本的100元,能换8毛钱……前两天讨到两张印尼的钞票,都是1000面额的。这种外币的汇率我可就不懂了,就去了趟中国银行,哪知柜台的人说不能换,因为两国货币还没流通。敢情只能留作纪念了。”

    “你认识多少外币?”

    “好多啊,说不上来,反正看了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还知道能换多少人民币。”老蔡一脸得意,“有次一个小年轻拿着50元人民币要跟我换10元美元,诓我乞丐不懂啊。”

    没办法,不是真的想要饭

    “你懂得真挺多的,肯定念过书吧?做过别的事吗?”
    “我初中毕业,以前在老家卖过书,卖了一年,不光一分没赚到还亏了200元。”
    “家里还有别人吗?”

    “一个老娘,今年73岁了,还有个女儿,10岁,读小学四年级,一年学费要1000元。10年了,家里的开销和女儿的学费都是我要饭要来的。就算没吃没穿,书还是要给她读的。”老蔡脸上满是骄傲。

    “你每个月能要多少?”

    “五六百吧!一个月寄300元回家,自己再留点儿,付房租、吃饭。以前看到一张报纸上说我们一个月能要好几千,瞎说!”他突然有点愤愤不平起来。

    “那你老婆呢?”

    “跑了!呵呵,我残疾,她不要我。”

    随季节,夏往北迁冬南移

    老蔡来杭州已经11年了,比老杭州还老杭州了,但延安路老蔡从不去,因为那里是杭州城里管得最严的地方,怕被抓。

    “不过杭州还是一个好地方,三年要饭能看相啊!一次有个穿制服的要抓我,一个老人把他拦住了,要我快跑,还说‘他一个残疾人你抓他干嘛?’杭州人心眼还是很好的。”老蔡补充了一句,“上海管得太严了,全民皆兵啊,只要看到要饭的就抓,我头一次去上海,就被抓了,关了13天。”

    “还去过其他城市吗?”

    “有啊,喏。”老蔡把一个拿在手里的绿本本给记者看,这是他的残疾证,一翻开,里面夹着数张火车票,北到哈尔滨,南到福建。“天冷了就到福建、海南,天热了就去哈尔滨,不冷不热在杭州,呵呵。再过一个月,我就去福建了。”
    
  市民:有人情味,但要区别对待
    

    提到这些乞丐,红泥砂锅饭店的陈主任连连摇头:“每天中午他们就来这里守着,到下午2点多才走,已经两三年了。最气的是昨天中午,一批海外华侨刚走出饭店,乞丐们就一哄而上,吓得华侨夺路而逃,他们还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万松岭路口。

    他表示:“真正因为生活困难,又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如果沦为乞丐也值得同情,但是现在很多乞丐身体本不残疾却装残疾以博取人们的同情,不给钱还追着要,厚着脸皮轻松获得钱财,这些人是不值得我们怜悯的,相反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好好整治。”

    家住万松岭附近的沈老先生则认为,如果站在乞丐的立场,他们没有偷抢,靠自己的乞讨(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劳动)来获取收入,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事实上,流浪人员的确影响了市容,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难题,特别是风景区内的行乞现象对杭州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尤为恶劣。他觉得杭州对乞丐的态度总的来说还是挺有人情味的,但应考虑在某些路段,参照延安路的严格禁入原则。
    
  部门:难度很大,今天赶明天来
    
    对于这样的老大难问题,清波派出所的刘指导员也是一脸的无奈,她告诉记者:“我们也经常去那里巡管,但是今天送到救助站,明天他们就出来了。”记者向她反映的那几个乞丐,他们曾抓了多次,但依然治标不治本。

    记者随后走访了杭州市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他们均表示,针对此类人员,目前只能以劝导为主,各部门也定期上街进行规劝,尽量劝服他们返回家乡。很多乞丐会听从劝导,但个别乞丐依然我行我素,主要原因是,对于流浪人员的管理,救助站采取的是“自觉自愿”的原则,并不带有强制措施,一些乞丐在救助站待上一段时间之后仍会回到街上乞讨,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见习记者 丁原波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