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爱排队找老张办手续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2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核心提示: 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是该市建设局办证窗口所在地。其他窗口前的队伍都很短,17号窗口前却总是围满了等待办理房屋产权证、房屋过户手续的绍兴市民。 微笑着站在柜台前回答咨询的工作人员叫张金水,自2000年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他连续3年蝉联中心的年度“群众最满意工作人员”称号,并被评为国家建设部先进工作者。 这个长相普通的老张,一张笑呵呵的脸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并无特别之处,为什么他的窗口前总是排着长队?为什么人们愿意排队等他服务? 忙时一天接待200人
说起张金水所在柜台的受欢迎程度,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领导用了“火爆”一词。这不仅是因为17号窗口以前是主办房地产转让鉴证手续(今年其他窗口也可以办理此手续),更因为张金水令人称道的服务态度。
让其他工作人员记忆最深的情景,是去年年底杭州市出台二手房交易征收20%所得税的规定后,绍兴也人心浮动,有谣传说绍兴也将征收所得税。一时间,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房屋转让手续的市民骤增。
“那段时间,每天都看到有几十个人将张金水围得水泄不通,我们经过时都觉得透不过气了,大家都担心老张会不会晕倒。还好,最后老张都挺过来了!”一名工作人员回忆说。
据张金水自己统计,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接待五六十户人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一户人家一般都有三四个人一同前来,因此基本上每天都要面对200多名办证的市民。现在,情况稍微好了一些,但每天也有20多户。
市民喜欢排队找他
尽管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是懂行的还是外行的,张金水都一视同仁,耐心解答各种问题,细心指导客户填写表格。
记者采访时,一名正在排队等老张办证的张女士说,办房产转让时,要填写的表格特别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填错,要前功尽弃再来过。而老张每次都站在旁边,仔细查看并指导办证者填写表格,一有错误立即指出。因此尽管现在找张金水办证的人特别多,张女士宁可排队也要等老张办手续。
步行上班,坚持立式服务
张金水家住在绍兴市中心,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位于该市城东新区,骑车也要20多分钟。3年来,张金水每天总是提早40分钟到单位。
熟悉张金水的同事说,老张一般早上7点就推着自行车出门了,但他却不骑车,而是推着车一路步行走到单位。他说,由于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比较辛苦,脱班不得,因此他要抓紧早上这段时间锻炼身体。3年来,张金水每天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但没得过什么病。
便民服务中心并没强制要求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站立式服务”,张金水为什么要“特立独行”呢?
对此,张金水说:“这一方面是尊重来办证的群众,另一方面也是便于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办证速度。窗口人这么多,我坐着指指点点,显然不合时宜。”
提前上班是为了尽早服务
早上7点50分,张金水到单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打水,将工作台面擦得干干净净。但张金水提早到单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扫卫生。
在绍兴县某机关工作的膝月祥说:“我在柯桥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前几天我早上7点45分就来到便民服务中心办证窗口。这时,我看到张金水已经在打扫卫生了。他一看到我等在窗口前,马上放下手里的活,主动拿过我的材料仔细看起来。开始我还以为他是随便看看,没想到不到8点10分,他就为我办好了手续,我赶回去上班,一点也没耽误。”
上门服务到传染病医院
除了“站立式服务”、提前到岗工作外,张金水还有一个绝招———上门服务,为他赢得了绍兴市民的好感。
张金水第一次上门服务,是在2002年7月24日。当时,他得知绍兴花园新村有一位患绝症的老人,想将一处房产转让给亲戚,但因患病在床,无法到办证窗口办理手续。
张金水找了一个双休日,顶着大太阳,骑车来到老人家里,仔细将房产材料一页页整理、核对好,为老人顺利办好了房产交易手续,了却老人最后一桩心愿。
此后,找张金水办理手续的市民都知道,老张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张金水最特殊的一次“上门服务”,发生在绍兴市传染病医院。去年11月7日,一名王女士跑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绍兴市某花园一处房产过户手续,但房屋的产权人却因病住在绍兴市第六医院。
尽管第六医院是传染病医院,但张金水仍如约前往,“说心里一点也不在意是假的,办证过程中,我自己也觉得不太舒服,病人的情况看上去也不是很好,但办好手续她们都很开心,我就觉得值!”
张金水提供“上门服务”一般都是在休息时间,“上班时间我出去了,那窗口的活就没人干了,便民中心就有市民要等了。”
连着几天识破数个“假丈夫”
听习惯了表扬声的张金水,却在去年下半年,被一名办理过户手续的妇女投诉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那天一对“夫妇”来到张金水窗口,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张金水仔细看了他们出示的“三证”,都没有问题,于是又开始查验各自身份证。因为房屋是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必须双方都到场才能办理过户手续。
这时,张金水发现了问题——男方身份证上照片和眼前的男人根本是两个人。于是他立即中止转让程序。
这对“夫妻”没说什么,拿了材料就走。第二天,那名女子又带了另一名男子前来,说这是她丈夫。张金水一查身份证,还是不像。
接下来几天,那名妇女每天都会带不同的男子前来办证,但始终没逃过张金水的“火眼金睛”。最后,她也恼了,竟然向便民服务中心投诉张金水。
张金水向中心说明了情况,中心也要求那名妇女带真正的丈夫来办证。最后,那名妇女总算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丈夫带了过来。
“房子是现在家庭最大的一笔财产,转让中出一点差错,就有可能招来投诉甚至是官司,所以我特别小心。”张金水说。
拖了20年的手续一次办成
张金水说他碰到过最麻烦的一次转让鉴证手续,是在2002年,“当时一位40多岁的朱姓妇女,拿着厚厚一叠法院判决材料来我这里办手续,说她那间房子的转让纠纷拖了20多年,一直没有办成。”
原来,这名女士有好几个兄弟姐妹。20多年前,父母过世后,将一套只有30多平方米的房子留给儿孙继承,每个人也只分到几平方米左右。
大家一商量,决定将自己分到的房产全部转让给妹妹朱某。有两个兄弟直接将继承到的房产赠给了朱某,有几个折价卖给了她。其中关系涉及到继承、赠予、房产买卖,当时的房子还没有产权证,实在过于复杂,所以拖了这20多年,这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还没有过户到朱女士名下。
张金水接过朱女士的材料,花了好几天时间,总算理出个头绪,随即开出清单,列出详细步骤,并给朱女士讲解了两遍。拿着这份清单,朱女士仅花了两个月时间,便办好了过户手续。
所在窗口群众满意率99.83%
48岁的张金水,1972年在吉林参加工作,1980年调回绍兴,在建设局房管系统工作了24年。
尽管建设部门工作被很多人视为“肥差”,但张金水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儿子正在念高中,妻子下岗在家,家里的开销全靠他一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撑着。为减轻家里负担,他妻子就去市区步行街帮人看摊,补贴家用。
去年春节期间,一位常找张金水办手续的市民,办好过户手续后,悄悄塞给他一张100元的超市购物券作为感谢。张金水立即将购物券退了回去:“我不能要。”但对方将购物券在柜台上一放,转身就走了,等张金水从一排柜台后面追出来时,早已不见了踪影。无奈,他只好将购物券上交到了中心领导处。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张金水的影响下,便民服务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也有了很大好转。和张金水同一窗口的另一名吴先生,已是绍兴市建设局的劳模。
在整个绍兴市便民服务中心,张金水所在的建设局办证窗口,在去年的绍兴市级机关行风评议中排名第一,群众满意率是99.83%。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本报驻绍兴记者 崔博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