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昆曲艺术迎来明媚春天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0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艺苑“幽兰”昆曲盼来了浇灌的甘露!今天,记者从刚刚参加了中国昆曲工作会议的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处获悉,2005年至2009年,国家财政每年将投入1000万元抢救昆曲,我省的浙江昆剧团和永嘉昆曲传习所都可以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获得扶持资金。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艺术,2001年5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昆曲艺术的成就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渐渐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上升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虽然昆曲工作者对昆曲艺术倾注了大量的汗水,昆曲艺术的生存现状依然堪忧,昆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群日益萎缩等威胁着这朵娇弱的“幽兰”。
  鉴于此,中央财政决定每年投入1000万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的专项资金。在全国昆曲六院(团)一所里,我省的浙江昆剧团和永嘉昆曲传习所就占了两个名额,中央财政的拨款和具体的抢救方案都与浙江的昆曲艺术前景息息相关。
  根据文化部和财政部草拟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在今后5年内,将以浙江昆剧团、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团为“龙头”,建立昆曲艺术生态保护区,由此,长三角将作为振兴昆曲艺术的中坚力量。
  草案还计划在5年内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15部、完成昆曲新创剧目10台、完成200出昆曲优秀折子戏的录像工作。这些项目将通过“六院(团)一所”申报的形式确定。浙江昆剧团和永嘉昆曲传习所可根据自己的实力申报。为改变昆曲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文化部与财政部已初步计划在浙江昆剧团举办中青年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才培训班,聘请全国著名艺术家授课,由国家财政每年资助30万元。此外,2007年,全国优秀昆曲折子戏比赛也将放在浙江举办。
  浙江昆曲艺术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新闻链接】
  国家财政投入5000万元扶持昆曲
  本报综合光明日报、温州日报报道 从2005年到2009年,国家财政将投入5000万元抢救、保护、扶持昆曲专项资金,以期利用5年时间使昆曲艺术创作演出的困境有较明显的改变,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这个项目的启动,是在今年3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对昆曲做出“抢救、保护和扶持”的重要批示后,文化部进行调研并起草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草案的基础上做出的。
  昆曲已有6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国共有昆曲从业人员700人,分属于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昆剧院、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王婷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