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嘉宾
邬丽娜 杭州市卫生局局长
何新根 杭州市体改办副主任
郭清晔 杭州市药监局副局长
陈正祥 杭州市劳动保障局医保中心处长
王瑞璋 杭州市民政局助调
赵兰新 杭州市物价局办公室副主任
何尊明 杭州市物价局调研员
陈晖 杭州市卫生局调研员
王晓霞 杭州市体改办副处长
市民代表
徐乃鋆 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茶农
潘雁秋 企业退休英语翻译
周云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
饶文英 西湖区北山街道上保社区居民
陈吉利 西湖区北山街道上保社区居民
赵建映 大学路社区居民
陈秀英 机神新村居民
朱勤 大学路社区居民
金志芳 大学路社区居民
生过病才知道看病的难处。昨天下午,本报“民情·桥梁”邀请的市民代表,不仅带来了自己看病过程中的遇到的难题,还事先“征集”了不少身边亲朋好友的问题,准备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好好说一说。
昨天的嘉宾有杭州市医改办、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药监局、市物价局、市民政局等各个相关部门的领导。这当中,与看病最直接的部门成了市民代表关注的热点。卫生局局长邬丽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中心处长陈正祥对市民的提问一一作了解答,市民代表不时的点头称是。但有些问题,职能部门也颇为犯难。倒是药监局副局长郭清晔有些“清闲”,他说:“市民意见少些,证明我们的工作还是有进步的。”
收费混乱应该举报
陈秀英:我对医院的收费很看不懂。去年我怀孕6个月时,去杭城某省级医院做三维B超。医生发现我怀的是双胞胎,马上叫我付双份的钱,否则只能检查其中的一个胎儿。我当即提出质疑,费用应该以孕妇人数来算,而不应以孕妇肚里怀的胎儿个数来算。做B超的医生说她们医院就是这样收费的。一直到我先生补交了钱才把另一个小孩的B超结果单拿到手。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杭城另一家医院检查,那里的B超费用只要一份就够了!三维B超相差一份可就要300多元钱啊。这是为什么?
邬丽娜:你提到的做三维B超的情况,我需要解释一下。杭州是省会城市,医疗资源、格局都比较复杂,有省属医院,也有民营个体诊所,原则上是分级管理。你的情况我们会向省厅转达的。若是发生在市级医院,我可以马上让医院把另一半的钱退回给你,并严肃查处。
何尊明:我没听说过还有这等事。按照有关规定,孕妇孕检是以孕妇为单位,而不是以该孕妇肚子里怀的胎儿个数为单位。陈女士可以凭有效证据向12358举报投诉。
水平太差就要下岗
陈秀英:我还亲眼目睹过一件事情,住在我家边上的一个外地孕妇小张发现自己怀孕了,就去了街道卫生院检查,B超的结果吓了她一大跳:怀的是死胎!回到家后她心情很差,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打胎。好心的邻居劝住了她,让她到大医院再去检查一下看看。结果是胎儿完全正常,这可是一条人命啊!后来,小张告诉我,她去街道卫生院检查的那天,好像听说连查了几个孕妇都是死胎的。卫生院这样的水平我们怎么放心?
邬丽娜:这件事情是否属实,我们将回去调查。但陈女士还是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街道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亟待提高,我们还将随时对街道卫生院的医疗质量进行暗访。如果真如陈女士所说,我看这样的医生不能让他再坐在这个岗位上了。若是机器设备出了问题,我们会督促其更新。还需要说明的是,大医院的确好医生多,但现在的小医院医疗水平总体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农村医疗逐步改善
徐乃鋆:目前的医疗费用对农民来说,还是很大一笔负担。虽然医疗费调整后,药费有所下降,但是对农民来说并没有感觉到有很明显的变化。我觉得农民的保率还是太低,保障系数也不够,我们一生病全家都感到压力重重。现在我们农民生大病,报销最高不超过2万元,报销率是20%。据我了解有些村还没有这个报销率,有的100元只能报5元钱。我们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与城镇人员的收入有差距,一生大病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医疗费,意味着我们要倾家荡产。所以我觉得政府部门对农民医保这块应该加大投入。
陈正祥:其实到目前为止,农村合作医疗应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至少在全国来看,杭州也是做得非常不错的城市。市政府每年拨出专款补贴给每个农民,这在别的城市非常少见。对农民这是一项新的政策,以前没有,现在有了,一开始肯定会有些不完善,所以大家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另外还涉及到一个投保率的问题,有病的人参加,没病的人不予理会,整个资金少了,势必会影响到保率。所以还是要发动全民投保。
何新根:这要看着眼点在哪里,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我们的立足点是解决农民的大病风险。应该说,如果得大病报销额度肯定不止20%,而一般的门诊费用,报销20%就全国来说也不算低。当然农民的收入与城市居民比较可能有差距,因此今年我们政府也加大了不少投入,除了区一级,市政府也拿出了770万元专门补助农民的医疗问题,这在其他城市也都是没有的。
困难家庭用足政策
赵建映:我现在下岗了,老公身体不好,但是我都不敢让他去看病,一去医院就是钱。如果常常去门诊又不能报销,像我们这种困难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大笔的医药费。是不是能对特困家庭给予更多的帮助和补贴?
陈吉利:我本身身体不好,有白塞氏病,这个病目前为止没有办法能完全看好,只能靠长期的药物控制。像我这样企业退休的人,享受的是企业的劳保,但是一年四季的医药费是很大的开销,能不能把我们这样的情况作为规定病种给予特别的对待?
王瑞璋:像赵女士这种情况可以去社区申报困难家庭,如果通过了公示审核,还是能够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困难家庭一年的门诊费用并不受2万元限制,都可以享受50%的报销额;当然大病可享受更高的报销率。
陈正祥:现在我们连退休人员的门诊都管了,都有了保障。而特困户可以申请特别补助,每年累计的医疗门诊费可以报销50%,最高不超过2000元。现在规定病种的补贴和一般的病种,没有很大的不同。实在是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病情又是需要长时间治疗的,那么可以针对特殊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对于看病费用大的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比较经济的看病方法,如选择实惠点的药,再加上适当的医疗保障,相信情况会好一些。
问题是很多特困人员不知道这些政策,现在卫生部门已经印制了一批《困难救助指南》手册,发到每户家庭,我们希望困难家庭不要发愁,要用足政策。
医保手续逐步简化
潘雁秋:我们退休工人,平时退休金过过还好,但只要一生病,就觉得钱不够用。特别是我和老伴两个人都生病,多年的积蓄一下子就花光了。这里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点就是,病人有时候要申报医疗保险,到最后报销手续很麻烦。像我化疗期间每天800元的住院费是可以退的,但是要退回企业,但我所在的企业倒闭了,欠了一屁股债,一退回去就拿去充债了,我等于什么都拿不到。可不可以在医疗保险部门和定点医院之间直接实现这个过程,简化办事程序?
第二点是医院药费贵,但到药店就可以便宜一些。现在虽然可以在医院拿了药方到药店去配药,但是这个药配了后报销非常麻烦。可不可以直接进行刷卡,由医保单位进行结算?
第三点是由于定点医保的缘故,病人只能在指定医院看病,但这往往不能及时地了解病情,甚至可能延误病情,可不可以把转院的主动权让给病人?
第四点是替别人带来的,现在有很多人,子女在杭州工作,父母也因此到杭州居住,请问他们能不能把关系转到杭州,享受杭州的医保?
陈正祥:你提出的医保直接与病人发生关系,这点不是不可行。从制度上讲我们现在是先交给单位,再由单位交给群众。如果全部交给病人也会很麻烦,这涉及一个安全性问题。但是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单位经济效益不好,存在拖欠医保现象,医院也可以直接给个人,前提是要单位领导签字答应。
直接在药店刷卡买药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如果条件成熟了是可行的。但不得不说在近一二年内我们无法达到这种水平。杭州市有100多万人参保,要实行这个措施,一方面基金增幅太大,另一方面社会负担也比较大,还是有一定难度。
对于病人自主选择医院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做工作。从明年开始退休工人就有一大一小两家医院可以选择了。因为涉及20多万退休工人,所以时间上起码需要1个季度,估计到明年4月份可以实施这个措施。另外,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经过医改办协调,从明年开始不管住多少次医院,只算一次起付标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退休人员看病贵的压力。
最后一点我要说是很难执行的。中国东西南北差异非常大,医保都是按照当地的工资水平确定的,存在着待遇之间的差别,转医保关系就会非常麻烦。
小毛小病别挤专家
周云洁:作为学生代表我有两个问题想提,一个是网上关于专家坐诊的日程安排还不是很详尽,同时信息更新不够及时,在网上或许根本无法找到你想要看的某一专家(事实上该医生是坐诊的)。另外一些职称比较高的专家就诊的队伍排得太痛苦了,人太多,为了能排到专家就诊,必须很早动身排队去。
另一个是对于在校学生,特别是一些二级学院的学生,他们的门诊费用负担比较重。由于学生的生活费基本都来源父母,如果得了感冒发烧,没个一两百元医院是去不来的。这笔费用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紧张。对此医保有没有一些相应的福利规定?
陈正祥:这个现象很普遍,但也很难解决。我建议作为年轻学生,如果不是什么大病,用不着看专家,因为他们要参加的医疗研究活动很多,坐诊时间比较有限,而一般的医生也是可以看的。如果不管大病小病,大家都找院长级的专家看病,那么人肯定是多的,所以请大家谅解!不过“预约专家”的就医形式会逐步得到实施和推广。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信息网络化推广还不是很完善,但是,现在这一块正在逐步跟上去。
由于学校性质的问题,普通高校都有门诊报销比例。针对你提出的医疗费用负担大这一问题,我们建议你可以向学校反映,或者向教育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