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降低入学门槛首创督学 萧山精心呵护外来学生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0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如今在我市萧山区,这已不再是停留在嘴上说说、墙上写写的一句空话,而是变成了伸手可及的现实:降低孩子们的入学门槛、首创督学规范校园管理、公交化接送、建立爱心图书室……这一系列举措真正“甜”到了外来娃娃们的心坎上。正如萧山区教育局副局长邵宏所言:我们不仅要让外地来的孩子们有书读、读好书,更要让他们能融入萧山大教育的环境中。

  “两条腿”走路入学不再难了漂亮的塑胶跑道、现代化的计算机房、幻灯投影仪、钢琴……这里描述的不是城市的重点学校,而是萧山区专门为进城打工者子女修建的杭州友谊学校。该校已有2500多名在校生,师生比例、教师学历状况跟萧山公办学校差不多;学校还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

  据统计,截至目前,萧山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已有2.3万人,约为全区初中、小学总学生数的1/6。为解外来务工者的后顾之忧,萧山教育部门多渠道解决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难问题。一方面降低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使更多公办学校向外来务工者子女敞开大门。现在萧山公办学校吸纳了近1万名外来务工者子女,解决其总量的近一半。同时,他们还通过政府出资兴办民工子弟学校和吸纳社会力量办学来解决。目前,萧山区共有14所民工子弟学校,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办学模式。去年开班的育英实验学校属国有民办性质,由区教育局直接委派校长和骨干教师,在人事、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实行民办运作。另一种则是直接由投资人主办,包括那些取得合法资格的民工子弟学校负责人,允许其以优惠的价格租用校舍。首创督学办学更规范了将外地孩子们迎进城市课堂,还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萧山教育部门将10名有管理经验的教育精英选派到各民工子弟学校出任督学,协助校长搞好学校的规范管理。据介绍,这一做法是省内首创,在国内也不多见。

  新塘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楼文跃,今年接到一项新的工作:任新塘民工子弟学校的督学。哪里有卫生保洁不到位,教师资格认证是否齐备,校园安全有无隐患,以及学校的收支情况,这些他都要一一过问。从安徽六安来萧山工作的校长余福千对楼文跃直竖大拇指,认为他对校园的规范管理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公交接送管理人性化了

  很多刚从农村来的孩子,一口家乡土音,穿着土气,心理上感到自卑和不平等。针对这一现状,萧山区很多民工子弟学校,从一些细节入手做工作,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

  记者来到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友谊学校,见到了这样一幅场景:3点多,城市公交公司16辆大巴车开入了学校的大门,按车号整齐地停在指定位置。3点40分左右,学生从教室里出来,在操场上整好队后,由老师带着排队上车。每辆车上,还有一名跟车带队的老师。记者还意外地发现车辆的拉手都特别低。“这是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特别改装的。”驾车的师傅说。如今,该校18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接送用上公交车。

  在友谊学校,记者还看到全区民工子弟学校中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爱心图书室,这里有社会各界人士捐来的6900余册图书。而在育英实验学校,则开展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状况的课题研究,并通过“我爱我的第二故乡———萧山”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展开课外阅读、手工制作、乐器吹奏等兴趣活动,帮助孩子们形成博大宽广的胸怀。

  据萧山教育部门介绍,针对外来务工者子女流动快的现状,当地正酝酿给所有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发放学籍卡。学生凭借着这张卡,可实现在各民工子弟学校之间有序转学。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