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上缴70余件文物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0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民,15年来买来70余件文物上缴国家,自己却四处打工谋生。做出这一义举的,是富阳市高桥镇下门村农民孙林木。12月1日,富阳市政府授予他“文保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15年前,在高桥勤丰村新联砖瓦厂干活的孙林木第一次见到文物。那天,民工们挖土时,挖出一只暗绿色、鸡头形的瓶子,孙林木觉得这玩意儿很漂亮,洗干净放在家里。后来几天,他又陆续发现了几个瓶瓶罐罐,都在家里放了起来。第二年,孙林木到富阳鹳山公园游玩,那儿刚好在举办一个文物展,他才明白,自己从工地上捡回来的竟是文物。 回来后,孙林木萌发了保护文物的念头,他将瓶瓶罐罐用编织袋装了,小心翼翼地背到富阳文物馆。后经专家鉴定,其中4件属晋汉时期的早期文物。此后,他又将一把晋代盘口壶和一个汉代陶罐上缴给文物馆,市文物馆聘请孙林木为业余文保员。 孙林木在砖瓦厂当挖泥工、爆破工,当上文保员后,他在干活时就多长了一个心眼。中午吃饭聊天时,只要一听到有人在说挖出古玩意了,他就主动凑过去商量,有时还拿啤酒交换,实在谈不拢就掏钱买。有一面清代铜镜,他花了30元钱买来,相当于一天的工钱。文物收集好后,他总是仔细地擦洗干净,再一件件送到文物馆。 在休息时间,孙林木经常到附近几个村转悠,打听有没有古玩意。他与邻村一群拖拉机运输户建立了关系,让他们在砖瓦厂、水利工地等处留意,一发现古玩意先保管好,他再上门收购。现在,孙林木也懂得了很多文物知识。他说,出土文物是国家的,应该上缴,不能据为己有。 据富阳市文物馆副馆长胡剑介绍,这15年来,孙林木上缴的文物已有70余件,其中一件北宋初期制作的黑釉瓷盏,在富阳属首次发现。“如果他有心变卖,赚万把元钱并不难,可他守着清贫不为所动。”胡剑感叹道。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市报道组 夏叶锋 通讯员 徐时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