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排山倒海钱江潮会成为绝唱吗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0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今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数十万人来到钱塘江岸边观潮,然而人们期待中的“滚滚江雪”、“汹涌大潮”却未如期而至。为何今年钱江潮“失信”于人?一时间各种说法纷纭。甚至有人开始担忧,钱江潮是否会这样逐渐消失?还有人则开始质疑,围垦、架桥,人类的这些活动是否会阻碍钱江潮奔腾的脚步——

  今年潮水为何“失信”?
    专家说,江道淤积是主因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句诗从侧面反映了月圆月缺,潮涨潮消自有其规律性。对于钱江潮来说,每月有两次大潮汛,分别在农历初一和十五之后出现,而八月十八那天的潮水更是“壮观天下无”。然而今年如织的观潮人流却并没能在那天如愿看到那条咆哮的水龙,钱江潮为什么失约了呢?
    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余炯认为,钱江涌潮虽然也是一种自然景观,但与山岳大海不同,后者千百年几乎不变,而涌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或大或小,或强或弱。去年和今年涌潮较小是涌潮变化中的一种,就像1995年、2002年涌潮特别大一样,因此,对这种自然的变化当以平常心对待。
    那么造成今年潮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余炯认为,主要原因是江道淤积,而淤积的原因是流域来水少,即出现枯水年。钱塘江河口河床淤积的泥沙从口外由涨潮流带来,冲刷这些泥沙必须依靠上游径流,径流大河床冲刷深,则增加了纳潮量。纳潮量的增加,使更多海潮进入钱塘江,也使得潮水更为壮观。
    然而连着两年的干旱使得钱塘江上游来水量少得可怜,径流不足以冲刷河床,使江道不断淤积。据观测,今年1至9月的钱塘江来水量平均为407立方米/秒, 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差不多减少了三分之二,作为河口河床冲刷期的梅汛期来水,减少幅度达到65.3%,这就使得本来应该冲刷扩大的河床反而淤积抬高了。据量测,今年7月盐官以上的江道容积不足3亿立方米,而一般年份可达5亿立方米。淤积使得河床抬高减少了潮容量,河床抬高还增加摩阻力消耗涌潮的能量,这些都造成了今年的涌潮很小,如今年闸口9月最大潮差仅1米多,而2002年则达到3.69米。
    我省研究钱塘江河口的权威韩曾萃也同意这一观点,他把今年潮涌较小的现象称为“历史的重演”。他说,涌潮大小随主流平面形态、水文迳流的丰枯而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可以预测到的。建国以来涌潮较小或在杭州附近不见涌潮的年份也是时有出现,只是过去的关注度远没有今天那么高。如1969年由于出现特殊枯水年,河口河床严重淤积,杭州河段没有涌潮,又如1978年至1981年,又一次出现连续枯水河床淤积,当时不仅杭州,萧山仓前(现观潮域附近)不见涌潮,海宁盐官的涌潮潮头也很小,故当时的新闻有“只见人潮,不见涌潮”的报道。
    其实追溯到更远,涌潮失期的记载在宋、元、明、清都有记载,且凡江潮失期的年份,多在前期或当年有旱情记述。
    西北风当然也会影响涌潮的大小,但其作用远远小于河床的淤积。韩曾萃说,风力对涌潮流速的影响只有1%至3%,即以30米/秒风速运行的12级台风,对以5至6米/秒前行的流水速度的影响也只有0.9米/秒,何况那天的西北风速度大约在15米/秒,故影响在0.45米/秒,占10%左右。通过查阅那几天实际潮位资料,盐官八月十六、十七、十八正常潮差为4.10米,实际十八当天为3.7米,减少了0.4米,占10%左右,但传至仓前、闸口分别减少了0.4米、0.3米,占仓前、闸口正常2.2米、0.8米的18%和37%,影响较大。因此风的影响对盐官不大,对上游的仓前、闸口影响的百分比有所增加。
    
  钱江潮是否会逐渐消失?
    可能性较小,数百年内不至消亡
    
  几乎每一个人观潮以后都要问,钱江潮会消亡吗?而今年因为潮涌的变小,这个问题也显得尤为迫切起来。
    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的教授级高工林炳尧认为,涌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果条件改变了,当然会消亡。从地质学家以万年、百万年的时间尺度讲,涌潮总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据了解,涌潮最早记载也只有2500至3000年。由于长江口和杭州湾、沙坎形成后,开始有涌潮,它是东海泥沙堆积的结果。几万年以后,这种堆积,杭州湾如何演变,是否会使涌潮消亡,目前难以预测。但我国历史上有过涌潮消失的记载,古代长江口的广陵涛非常著名,盛于汉代到六朝,消失于公元766到799年唐代的大历年间。广陵涛的消失,就是河口自然环境本身所造成的。
    但是涌潮的消亡也可能是因为人类活动改变了河口环境。如法国塞纳河,七、八十年前,也是一个观潮胜地,后来,在河口修建导堤,经过治理,航道刷深,涌潮也因此削弱。
    杭州湾的喇叭口形态和河口内的沙坎,这两个条件一般被认为是钱江潮形成的充分条件。杭州湾的喇叭口使得进入湾内的水流能量快速积聚,河口的水下沙坎改变了水深,使潮波波速后面的大于前面的,即“后浪赶前浪”,形成破碎、掺气的壮观涌潮。
    专家估计,钱塘江上游输运到下游的泥沙很少,钱塘潮自然消亡的可能性较小;钱塘江下游江面宽广,能够削弱涌潮的工程必须很大,一时间也难以建成。故在有限的数百年内,钱塘江涌潮尚不至于消亡。
    
  大型工程影响几何?
    多架桥不会让涌潮越来越小
    
  既然大型工程也可能削弱涌潮甚至造成涌潮的消失,那么围垦、建桥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余炯说,首先大家要认识到,钱塘江两岸大规模的围垦,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土地,而是为治理摆动频繁的钱塘江。钱塘江河口是一个洪潮灾害频繁的河口,为了两岸平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自古修海塘以为屏障,防潮减灾始终是历朝历代当政者的头等大事。解放后为了治江,采用“以围代坝”的工程措施,现在大缺口以上64公里河口上段,已固定了江道的摆动,同时围涂了110万亩,缓解了土地需求矛盾。
    至于围垦对潮涌的影响,韩曾萃认为,还是以正的影响为主。首先围垦固定了江道,潮的到来时刻准确了,而且看潮的地点也大致稳定了。围涂之前,七堡以下河宽3至8公里,主槽在宽广的堤岸间游荡,具有观赏性的涌潮只出现在主槽中,高滩上看不到涌潮,或涌潮很小,因此能观看涌潮的地点是时时在变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盐官海塘前曾出现六、七公里宽的高滩,根本看不到涌潮。而围涂后主槽相对稳定了,涌潮观赏地点、时间也相对固定了。
    其次围涂使高潮位抬高,潮差增大,进入河口的潮能量增大,在其他相同条件下,涌潮比围涂前强。韩曾萃举例说,历史最大潮差的记录不是出现在围垦以前,而是出现在已围垦缩窄后的2002年9月8日,当时澉浦的潮差为9米,而此前历史的最高纪录是8.94米,闸口的最大潮差达到3.69米,比历史最高纪录3.64米还要大。余炯进一步举例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潮汐特别强,1994、1995年钱塘江涌潮十分凶猛,大量护塘丁坝被毁,老海塘险情四起;2002年涌潮也很强烈,沿江涉水工程也多有破坏,当时还有人质疑围涂造成了涌潮的增大。
    此外,围涂使整个河口出现下移,涌潮发生地点以及涌潮最凶猛的地段也相应下移。以前,曹娥江口的涌潮很小,现在则曹娥江口附近的涌潮十分迅猛,比如今年十月一日杭州的潮涌很小,但是在下游曹娥江口附近涌潮仍是排山倒海,只不过这些地段以往未被人关注。
    近十几年为了沟通钱塘江两岸的交通,河口不断建造桥梁,闸口至盐官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将有十座,盐官以下更有长达十几公里和三十几公里的沽渚大桥和杭州湾大通道。架桥是否影响涌潮同样引起人们的争议。
    韩曾萃说,合理的桥墩布置对涌潮的影响可以降至1%至3%,即桥址的涌潮高度是2至2.5米,一座桥的影响大约在3至8厘米左右。而且桥的影响并不存在线性叠加效应,一般3公里以后这些影响就可以消失而恢复,而一般两座桥的间距却是在10至20公里以上。
    余炯也表示了基本一致的看法。他说,架桥对涌潮的影响由于人们的重视,在工程可行性报告中都有专题研究。

  链接

  钱江潮的形成

  钱江潮,实际上是钱塘江涨潮时潮波的前锋。钱塘江的涨潮由涌潮带领,向上游挺进。
    和钱塘江不同,一般河口也受潮汐影响,潮慢慢涨,慢慢落,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就是在杭州湾,沿线也分辨不出涨潮波的前锋在哪里。只有在钱塘江的河口段,潮一大,尤其每个月朔望之后三、四天,也就是夏历初一到初四、十六到十九,钱塘江的涨潮波,由涌潮带领,轰轰烈烈地,向上游挺进。潮波从东海长驱直入,进入杭州湾,继而进入钱塘江河口段,一直上溯到富春江电站下游,从杭州湾湾口算起,潮汐波及280公里。
    潮波上溯过程中,所路经的杭州湾、钱塘江口在地理上都很有特点。
    杭州湾是个平面呈喇叭形的海湾,从外到里,急剧收缩。湾口宽近100公里,到距离89公里的湾顶澉浦,收缩到20公里,往上50公里,到大缺口,河宽只有3.5公里。潮波进入喇叭形的杭州湾后,受到两岸反射,潮势越来越强,抵达澉浦时,潮差比外海大了一倍,实际测量到最大潮差三、四层楼高,但是,直到这儿,潮波的外形并没有太大变化,还没有涌潮,但是已经为钱塘潮的诞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钱塘江河口,平均涨潮流量比上游径流量大200倍,潮势比上游山水的流势大100倍,因此河口淤积体处在河口之内,涨潮时从外海带来的泥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隆起的“沙坎堆积”,长达130公里。
    从澉浦开始,潮波行进在钱塘江沙坎上,水越来越浅。水越深,波跑得越快,所以,在潮波前坡面上,后面波比前面的跑得快,后浪追前浪,潮波越陡,河床抬升越快,后浪追得也越有劲,一直追到了最前面,成了涨潮潮波的前锋,这就是涌潮。涌潮只是涨潮波的前锋线,涌潮过后,潮水还要继续上涨,直到落潮。
    因为河口有那么一个巨大的隆起的沙坎,因此产生了涌潮;因为有那么一个喇叭形的杭州湾,才有如此大的潮势,使得钱塘潮如此壮观。
    

  声音

  正确认识钱江潮的两重性

  河口专家林炳尧表示,我们认识钱江潮,要看到涌潮的两重性。
    ——当它不至于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构成危害时,是一个天下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的景观。涌潮汹涌磅礴,蔚为壮观,激越时,如万马奔腾,涛声震闻十里之外。
    ——但是涌潮的危害也不可忽视。涌潮淘刷河床,严重威胁海塘安全。海塘一旦出事,影响到杭嘉湖、萧绍甬平原,关系到一千万亩土地、数千亿元产值基础设施的安全,关系到一千万人的身家性命。
    公元775年到1949年的一千一百年间,钱塘江发生较大洪潮灾230次,平均每5.1年一次。咸水几度影响到嘉兴、湖州、吴江一带。土地一旦经咸水浸泡,需数年方能恢复。因为涌潮、水浅、深泓多变,偌大的钱塘江,只能航行三、五百吨的船,杭州出海运量只有十七、八万吨。
    人们对于涌潮的观念正在渐渐改变,老一辈河口研究专家对此的体会非常深刻。韩曾萃是我省治理河口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他说,在五六十年代,河口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钱塘江,不让潮涌危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建造的堤坝更加牢固,于是涌潮的观赏性,作为旅游资源的意义被重视了,这时候大家想得更多的是怎样保护它。
    林炳尧认为,涌潮有它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不只是促进旅游业发展,不在于一年几天的观潮,不仅仅限于一些诗词歌赋。涌潮在陶冶我们民族的性格。没了钱江潮,江南一片温柔宁静,就像文学界没了钱塘江南北两岸的王国维、茅盾、鲁迅领一代新风的人物那样。没有带领潮波前进的涌潮,波浪不兴,精致的浪花又怎能存在?
    对待钱江潮,我们不应大意。(徐园)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徐园 通讯员 周飞武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