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斌任部队长以来,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条令条例,部队正规化建设与管理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被南京军区评为“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去年,他被南京军区评为“安全管理先进个人”。
王秀斌一上任,就跑完了所属分队,摸清真实情况后,他向部队党委递交了一份《加强训练工作的意见》,有事实依据,得到了一致通过。在他的模范行为影响下,部队上下办实事、说实话蔚然成风。有的营连干部深有感触地说:“王秀斌到连队检查工作,官兵既喜又怕。喜的是首长重实绩,到连队不听汇报,只看工作成效;怕的是王秀斌心细务实,一说大话,谎话就被他发现。”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秀斌始终把这句名言作为座右铭。以前机关出早操,总有个别干部起不来,领导多次强调,却时常反复。他上任后,就有人向人建议通过罚款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却有他的处理办法;无论刮风下雨,他总是按时起床站排头,坚持与大家下起出早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使几个“老床板”自觉地走上了操场。
“部队管理得之于严,失之于宽。有法不依等于无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裨上是一种放纵。”这是王秀斌从事部队管理多年的见解。
王秀斌常说:“条令条例是对全军颁布的,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必须认真执行。”在部队管理中,对违纪的人和事,他总是一抓到底,不管理谁打招呼、是谁的关系、谁来说情,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作出处理的作出处理,从不搞特殊。今年5月份,有一名机关干部超了2天假,自以为平时与王秀斌关系不错不会受到处理,没卢到刚回到部队就受到王秀斌的严厉批评。这名干部开始觉得他不够人情,后来琢磨批评得有道理,便主动写了检查,承认了错误。
王秀斌抓管理的一贯作风是对事不对人。凡是条令条例规定的,都要严格执行。对诸如车辆的派遣,都严格把关,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来衡量,不搞迁就照顾。由于处事公正、不厚此薄彼,他深受官兵的信赖和爱戴。
王秀斌在工作中有部署必有检查,注重跟踪问效。他说,严在时时,重在经常。抓管理重在经常,贵在落实。仅今年,他就深入基层连队蹲点60天。在机关、晚饭后他总习惯在营区遛上几圈,看看部队的一日生活、日常管理等情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养成,使部队自觉形成了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保持了正规的“四个秩序”。
机关是基层一线的指挥部,主官是检查督促抓落实的领导。王秀斌认为,抓落实最根本的就是把上级的决心、意图具体贯彻落实到部队每个单位、每个官兵、每项具体工作之中。一方面,他认真吃透上级精神。对上级的文电,他总是反复学,直到吃透为止。另一方面,他在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前,总要了解掌握下面的情况,亲自摸实情,从不草率应付、马虎对待。他思考问题总是既抓标,又治本;既解决好重点问题,又顾及部队全面建设,着力在管理长远、打基础上下功夫。两年来,他把部队管得井井有条。
新的兵役法颁布实施和士官制度改革后,王秀斌深入基层,了解士官队伍建设情况。对反映出的个别士官因经济待遇提高而节险意识淡化、恋爱观盲目、工作干劲减弱等问题,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次召集常委专题研究,制定了《士官管理规定》,拟制了教育提纲,对士官队伍加以引导和管理。针对战士外出情况难掌握难管理的问题,作出了出门有交待、中途有联系、归队有汇报的规定,加强跟踪管理,收效较好。对住院在外滞留的战士,找准症结后就袄地“双向”通报,即出发产由下向上、归队时由上向下相互通报表效防止了外出人员失控。
积极稳妥地处理热点和敏感问题。王秀斌作为部队主官、党委副书记,在干部调配、士官选取、评先评优、立功受奖、入党考学等广大官兵关心的敏感问题上,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以符合上级要求、对团队建设有利、官兵满意为标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坚持自重、自律、自警、自醒,让手中权力始终为广大官兵服务。他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从不打电话、递条子、给下级暗示,为团队树立了正气,官兵们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