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实心汉子热心肠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卖水果的小贩蹲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两旁叫卖,一辆工具车“突突突”地穿过马路拐进一旁的小院落,从三层办公楼门前的木芙蓉树下,一前一后匆匆忙忙低头走来两个汉子:一个瘦瘦高高,一个敦敦实实。

  “请问卢和帮的办公室在几楼?”“你找卢和帮?”后面敦实的中年男子抬起头来,“我就是。”

  这是一张亲近泥土和阳光的脸。眉毛浓密,眼晴奇大,四四方方的脸形给人敦厚的感觉。

  一旁的瘦高个说,你赶得巧了,卢书记经常在村和村之间转,想找着他挺难的。这不,正准备去江北的里屋村呢。

  这是2004年11月9日的早晨,距离衢州市区西南10公里处的廿里镇,卢和帮和往常一样,正准备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怪脾气——
  “吃,吃,吃,当今老百姓最恨什么,就是当官的一张嘴一个胃!”

  全国有近千万的乡镇干部,浙江也有10来万。这个庞大群体,上接“国家”,下连农民,素有“九品芝麻官”之称。长久以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吃吃喝喝”而招致骂名的不在少数。

  在廿里,几乎每个村干部都知道卢和帮的“怪脾气”,那就是他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吃请。要是有人想拉他“下水”,他会毫不留情地把那人训斥一通。他常说:“吃,吃,吃,老百姓最恨什么,就是当官的一张嘴一个胃。糟蹋老百姓的血汗钱,廉政不允许,财政也不允许。”

  卢和帮身体力行,一开始镇干部普遍感到压力,而且还不理解。时间一长,一些干部也习惯了。胡斌,从廿里小学借调到镇里当文书之前,喜欢和朋友聚聚,喝上两杯。周围的人都以为他到了镇里,吃吃喝喝的机会更多了,时常叫他喝酒,胡斌以上班不能喝酒为理由推脱,原先的朋友都有些不解,说他“怎么变得死相了”。胡斌说:“一开始,我是怕卢书记训斥;后来从心里觉得他是对的。”

  卢和帮不仅身先士卒,而且从制度建设出发,在衢江区带头取消了镇干部下村工作招待费。卢和帮在镇政府印发“衢江区廿里镇干部下村工作餐券”,镇干部拿了餐券下村,按餐费多少付给村里,村里拿着餐券再到镇财务统一结算,这一招治“吃喝风”立见成效。光这一项,廿里镇一年节约开支25万元以上,大大改变了当地干部在基层的执政形象。

  实心眼——
  “虚假浮夸,搞花架子就是对老百姓犯罪”

  和卢和帮一起工作多年的廿里镇委副书记张土友说:“老卢是个实心汉子,他的脸是一张晴雨表。只要看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今天高兴不高兴。”

  卢和帮则常常笑言自己是个大老粗:“眼睛大,身体壮,这种人看着也不像有坏心眼的,是不是?”

  这个“大老粗”平时一点也不张扬,他埋头苦干,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自己和手下有半点虚假。

  2003年7月,按照惯例是半年一次的乡镇工业考核。卢和帮要求镇办企业上报投入产值和利润数字,会上他一再强调:“我要的是没有水分的实心数字。”

  几天以后,数字到了镇里,卢和帮一点一点地检查核对,他发现有一家企业的数字有小小的出入,当场大怒,打了电话把主管工业的副镇长叫回来,问数字怎么会出现水分,并且说:“虚假浮夸,搞花架子不仅欺骗领导,更是对百姓犯罪。”胡斌说,从来没有见过卢书记如此震怒,看得旁边的人心里都颤悠悠的,谁也不敢言语一声。

  卢和帮的实心作风,使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个亿,把廿里镇带进了衢州市“卫星”重镇。也正像他自己戏言得那样:镇是富的,但他的家是穷的。

  他身边的很多乡镇干部,都买了新房,住进了鸟语花香的新兴小区。因为没有钱,卢和帮只能在比较偏僻的三衢路边买了一套廉租房,这套房子正好位于飞机航线下端,每当飞机从上方飞过,卢和帮家里的电视机画面就会出现点点雪花。

  妻子怨他:“心里只有大家,没有小家。”

  女儿怪他:“忙得常常忘记他是我爸爸。”

  热心肠——
  “我是种田人出身,我的性格像农民,喜欢农民朴素的感情。”

  1997年夏天,连续高温,衢州很久没有下雨了。时任廿里镇镇长的卢和帮下乡去了彭家村。

  夏收刚刚过去,路边是一片一片刚刚插秧不久的双季稻田。稻苗失水,看上去蔫蔫的,无精打采的样子。卢和帮走遍了全村,47个山塘水库一半以上干涸见底,有的堤坝出现裂缝。当地农民唉声叹气。

  愁云立即爬上了卢和帮的脸,他脚不停步,一口气走访了十几个村子,情况比他想象得更为严重。水是农家命脉,怎么办?卢和帮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几天几夜的彻夜思考后,卢和帮在镇委会上提出,把彭家村作为水利改革试点,推行“以塘养塘”,对每个山塘公开投标,在“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同时,还可以在“岸上养猪,山上种果”。

  就这样,淤泥清理了,堤坝加固了,昔日干涸见底的漏斗塘,如今碧水荡漾,水面不时有鱼儿探出头来,搅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从横路乡到廿里镇,再从大洲镇重回廿里,41岁的卢和帮做了23年的农村基层干部。他的心跳,与农民的喜怒哀乐连结在一起,他的悲欢,与农民的酸甜苦辣绑扎在一块。当地有位儿童文学作家改写了一首《下乡》诗,在衢江区一带传诵,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基层九品官的由衷敬佩:

  “一碗清清凉水/被你一饮而尽/一起一伏的喉管/滤去路途的疲惫/挽起裹着泥土的裤管/坐上农家的门槛……”
    

  个人档案
    卢和帮 出生于1963年4月。现为衢江区廿里镇党委书记。
  所获荣誉:连续十余年区优秀党员、优秀干部、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衢州市“十佳公务员”,并荣记二等功;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评为衢州市劳动模范。
  人生信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口头禅:事情做掉就好。做好别说,再找事做。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陈江 通讯员 王国成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