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精打细算好当家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1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个女村支部书记,尤其是一个把贫困村带出困境的女支书,该是什么样子呢?大概应该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吧。

  不过余金红不是。这位38岁的舟山定海区永安村女支书、村长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文静。说话也一直细声细气,不时微微笑笑的她真的能让村子里1000多人信服?记者一开始还真不太相信。

  外来媳妇懵懂当选村长

  其实,余金红并不是永安村土生土长的,她的娘家在舟山的另外一个岛上,1992年,她嫁到了这个四面环山的村子里。

  因为孝顺公婆,待人和气,这个外来媳妇马上就赢得了村子里老人小孩的喜欢。嫁过来5年后的村民选举中,余金红成了村子里的妇女主任。

  到了1999年,村子里要改选干部,当时进行的是海选,也就是每个村民都有一票,大家都是选举人,也都是被选举人。结果出来后却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村长选举得票最多的,居然是这个当时只有33岁的外来媳妇。

  这个结果,连余金红自己都觉得非常意外,自己压根就没有想过当村长。现在选是被选上了,可到底当不当呢?余金红当时在一个厂里当会计,一个月怎么说也有1000多元钱的收入,可如果来当村长,当时的工资只有400多元,而且还会很忙,可家里又有老人和6岁的女儿需要照顾。

  再看看村里的情况,账面上不但没有大笔的结余,还欠着好几千元钱。要接手,这个摊子可有点烂。

  余金红问丈夫,丈夫说让她自己选;余金红问问周围的人,村子里的不少人都和她说,希望能给村子带来一个好局面。

  思来想去了很久,这个外来媳妇终于下了决心,当。

  修路打响“第一炮”

  余金红当上村长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修一条水泥路,让大家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村里的新变化。

  大致测量了一下,永安村需要修一条1500米的水泥道路,再拨拨算盘,大概需要10来万元钱。可翻翻村里的账本,上面还挂着4万多元钱的亏空。

  话已经放出了,路是一定要修了,可钱呢?村子附近的部队答应出两万,也能用上这条路的另外一个村子答应出1.5万元,一个纺织厂答应出5000元……

  说起当时的情况,余金红感慨万千:“当时村子边上还有几家单位,我就天天去和他们商量修路的事情,说修好了路,大家都方便。就这么坚持了20多天。终于,原先准备一分不出的这些单位也一个一个松口了。”

  像化缘一样,又募集来了好几万,可最后还差着两万元钱。余金红实在没有办法了,当时有人给她出了个主意,要不村民每家都出一点?

  现在回想起当时去向各家各户收钱,余金红记忆犹新:“每个晚上,我只去几户人家,一开始进去总要家长里短扯一会,最后才很不好意思地说出修路想让大家出点钱的事情。还好,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很配合,有的时候我还没有开口,他们就已经准备好了钱……”说到这里,余金红深深出了一口气,“当时我就在想,无论怎么难,也一定要把路修好。”

  到了2000年元旦前,余金红终于给永安村1000多村民送来了一个最好的新年礼物,一条全长一公里多、平整宽阔的水泥路。

  “蛋孵鸡鸡生蛋”得胜连连

  永安村算是舟山这个岛上的山村,村子周围有8000多亩的山林地,有人看中了这些荒着的林地,没过多久,就有人来找余金红商量,准备包下山上的100亩林地当果园。

  “当时我仔细算了一笔账,100亩山地,村子里平整好后包出去,价钱要高一些。我算了算,这样可以多收入5000多元。当时村子里经费紧张,这也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啊。”说起这个,“会计”村长余金红显得有几分开心和得意。

  有了基础,余金红就在想,光靠着把地包出去,村里的经济永远不会壮大起来。余金红这个时候就想到了她当妇女主任的时候,镇里面想投入一些资金,建立几个农业示范基地。

  说干就干,余金红又开始去“磨”镇妇联,终于得到了一笔启动资金,加上村里刚刚得到的那些收入,一个10亩的马蹄笋基地终于建立了起来。10亩马蹄笋第一年种下,余金红和几个村民们养孩子一样熬到了第二年,终于开始有了收获,一斤可以买到七八元钱,舟山的不少大饭店都来抢着要,村里赚了不小一笔钱。

  甜头尝到了,原先观望的村民们纷纷准备出资大干一场了。由村里牵头,没多久,马蹄笋就在四面环山的永安村呼呼拉拉地长了起来。记者和余金红一起走进了马蹄笋地里,微风吹过,长得已经有一人多高的竹林沙沙响,似乎在说着来年的好“钱景”。

  这样的滚动发展,余金红有个简单的说法:“我们村子实力不强,只能一开始先买几个鸡蛋,蛋孵鸡,鸡生蛋这么一步步壮大起来。”

  两种效益一起抓

  其实,这中间村子还经过了一次选举,这一次选举结果很明确,余金红全票当选支书和村委会主任。

  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余金红想的就更加多一点。舟山有个帅马服装,生意做得挺大,老板就是永安村的人。余金红找到了他,商量着在村子里开一个服装加工点,让村里那些三四十岁的妇女到厂里上班。

  服装加工厂开工的头3个月,加工费收入就有10多万元,厂里的30多个妇女每人都拿到了1000元上下的月工资。说到厂子,没有在里面工作的村民邵荷青也笑着对记者说,真是个好事情,要是自己眼睛再好点,她也去厂子里做:“进了厂子,我们这些女人不再闲着没事情,钱也有了,东家长西家短也不传了,村子里安稳多了。”

  而用余金红的话说,就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起抓了”。

  余金红就像拉家常一样,轻声细语地说着一件件的事情,采访就这么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她送记者出来,指着一排正在拆的老房子说,那是原来的老村委会,拆了之后要重新改建服装厂的厂房,扩大一下规模;走到一块空地附近,她又停下说,到了明年春天要在这块地上规划建老年活动中心。

  走到一幢并不起眼的房子前,余金红突然问记者,要不要到她家去坐坐。这幢两层小楼,还是在定海承包开营运车的丈夫12年前娶她的时候盖的。12年了,房子没有变,余金红却已经从一个外来的小媳妇,变成了村子里人见人夸的好支书,好“村长”。
  
  个人简历
  余金红:舟山市定海区永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02年、2003年被评为区、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
  2003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朱缀绒式的计生协会会长
  人生格言:只要是我干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努力干到最好,让大家满意。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陈立华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