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DVD压缩碟动了谁的奶酪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1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image

    近几个月来,一种名叫“HDVD”的盗版压缩碟出现在杭州各大电脑市场上。一部长达60集的电视连续剧,6张碟就可以一网打尽,而且只需花费24元左右。这类“压缩饼干”似的盗版碟价格低、容量大,购买的顾客非常多,从业者纷纷惊呼:“音像业SARS爆发了!”

    11月4日,国家文化部发出了“关于立即开展音像市场治理冬季行动、严厉打击DVD压缩碟”的紧急通知,明令要求全国各地从即日起至2005年2月28日开展音像市场治理冬季行动,严厉打击DVD压缩碟等各种形式的违法音像制品。

    杭州的压缩碟情况如何?日前,记者和省文化厅稽查队一科科长谭进良等对杭州的颐高数码港、西溪数码港、杭州电子市场三个比较大型的音像制品销售市场进行了暗访。
    
  镜头——卖家
    地点:颐高数码港

    在颐高数码港的三楼,记者刚在电梯口露出半个脑袋,就引起了一帮人的“热情”关注,“老板,要压缩碟吗?来店里看看吧。”“老板,很便宜的,6块钱一张可以看一部连续剧了。”……

    看到记者有点兴趣,一个女孩马上跑了过来,很殷勤地介绍:“我们店里的压缩碟很多,进来看看。”看到记者面露诧异,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现在竞争太激烈,我们只有在这里拉生意了。”

    “他们这些人其实不仅仅要拉生意,”谭科长告诉记者,“还要负责放风。只要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马上通知老板,把盗版碟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在那个女孩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走进了一家店。店的面积很小,不过十几个平方米左右,被分隔成两个房间。外面的一间用来卖耳机、鼠标之类的电脑配件,里面的房间摆着几张放着大盒子的桌子,盒子里堆满了盗版碟。

    当前最热门的港片《金枝玉孽》、《青出于蓝》以及正在热播连续剧《龙票》、《好想好想谈恋爱》等,都被放在显眼处,甚至还有一些尚未引进的片子都在这里光明正大地“上市”了。据老板介绍,他们这里卖得最好的是经典电视连续剧的压缩碟,比如《洗冤录》、《寻秦记》等,像《蜡笔小新》、《火影忍者》一些动画连续剧也卖得很俏。

    记者发现,所有的盗版碟都被进行了细致的归类,挑选起来十分方便。除了连续剧外,盗版压缩碟也没有放过老电影、科普讲座等,据说这些是特地为“专业人士”准备的。

    记者随手拿起了一叠《探索》的盗版碟,老板连忙过来打招呼:“这是电视里放过的《探索》集锦,如果你买DVD或者VCD版,要花好几百块钱呢。我这里只要四张压缩碟,24块钱就够了。”随即,老板又拍着胸脯表示,压缩碟质量绝对没有问题,不好可以退钱。

    镜头——买家
    地点:西溪数码港

    据记者调查,市场内卖盗版DVD压缩碟的小店有很多的共同点——面积都很小;外面的房间堆一些电脑配件做掩饰,主打产品却是里间的盗版碟;顾客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

    可能是因为地处文教区,记者在西溪数码港里暗访时发现,大多数顾客是一些学生模样的人。在一家店里,记者就遇到一个腋下夹着《大学英语》、正忙着挑碟的学生。记者上前跟他攀谈,据他介绍,他是附近一个大学的学生,放学后就和同学们过来逛逛,“以前我们经常租碟片看,但现在同学中都流行看压缩碟,比租片便宜,质量又不错,很划算。”

    谭科长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很多人就是贪便宜,版权意识不强。大家都这么想,所以市场有需求,盗版碟才消灭不掉。”

    记者抬头发现,挂在墙上的经营许可证规定这家店的经营范围只有电脑配件和耗材。没想到,记者的这个动作引起了店老板的注意,他在记者一行走后,马上把店里的其他营业员叫过来窃窃私语。

    等记者再次经过这个店的时候,刚才站在门口拉生意的营业员已经不见了,里面小房间的门也已经紧闭。“他们对我们的身份有怀疑。”谭科长推测,这些老板对店里的每个客人都很注意,一看有什么不对劲,就马上关门,把碟片从后门转移。“一张盗版碟的进价是3块钱,一家店里基本上有七八百张的盗版碟,一旦被查到就损失两千多,对这些店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危机——音像业将会消失

    在记者进行暗访时,谭科长一直眉头紧锁,走出市场,他无不忧虑地告诉记者:“电视剧一直是音像产业的支柱,这根支柱要是倒塌了,音像业的半壁江山就毁了。”

    “拍电视剧,卖的就是版权,现在盗版这么严重,电视剧赚不到钱,那还会有谁去拍电视剧,没了电视剧,老百姓还看什么呀。”和谭科长一样,省音像出版社社长陈伟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他的担心。

    据了解,近10年是中国音像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即使面对复制、网络下载、光盘刻录等各种方式的盗版,中国音像业依然在努力地向上发展。自从盗版压缩碟出现之后,音像制品的发行量应声下跌。据悉,仅仅过了一个国庆节,中凯公司仓库积压的普通光碟竟然达到3000万张,其中光电视剧就有1000多万张,这些数据在业内看来,是毁灭性的。陈社长表示,如果盗版压缩碟得不到及时制止,音像产业几年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将消失,现有的基础也将毁于一旦。

    危机——殃及收视率

    面对来势迅猛的DVD压缩碟,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总监夏陈安很担忧:“压缩碟压缩的都是当红的电视连续剧,而且更新速度很快,等我们电视台买下版权再决定好播放时间后,观众早就看过了。这样下去,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

    夏陈安表示,电视现在惟一的优势就是免费,现在也仅靠一些中老年观众来维持收视率,用惯了电脑的年轻人都觉得在电视中看电视剧需要定时收看、每天播放的集数少、中间插播的广告多,都纷纷投向压缩碟的怀抱。“长此以往,肯定会殃及收视率”。

    危机——出租店生意冷清

    对靠着出租碟片赚钱的音像出租店来说,压缩碟的出现让他们的生意一下子冷清了起来。记者随意走进一家位于杭州体育场路的出租店,店门口贴着很多最新的连续剧和电影的海报,以吸引过路人的脚步,但是店里除了一个打着哈欠的老板之外,没有一个顾客。

    见到记者进去,老板很兴奋,连连问记者想要租什么。当明白记者的身份后,他一下子气愤起来,“买一部压缩版的连续剧不过六七块钱,比租碟便宜多了,你说谁会来租啊?”最让他郁闷的是,年前花了不少钱买来的正版连续剧碟片,现在都租不出去,看来连成本也收不回。

    他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很多同行都面临压缩碟的威胁。“如果店倒了,我就去卖DVD压缩碟。”他有些自嘲。
    
    手段——压缩技术合法化?

    不管是在业界,还是在消费者中,都有观点认为压缩DVD是一种技术进步。他们普遍觉得,“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老百姓花钱少,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做?”然而,音像出版商们却对此忧心忡忡,他们认为这对整个音像行业、整个文化产业都没有好处。据悉,压缩碟要想登堂入室牵涉到多方的利益。一是版权很难处理,不可能像盗版一样将不同版权的作品随意编辑在一起;二是成本差价太大,如果采用压缩碟,正版需要把版权费用分摊进去,每张碟怎么也要20元左右,还是拼不过盗版压缩碟。

    “尽管现在难度很大,但是压缩碟还是以后音像的发展趋势。”谭科长对音像业的前途还是很乐观的。

    手段——广泛借助民间力量?

    对杭州来说,打击盗版碟受两个方面的牵制,首先盗版碟市场牵涉多家管理单位。

    杭州的盗版碟市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杂锦式的,像是在夜市摆个小摊、是吆喝着叫卖的摊主们;另外一块比较专业,主要集中在文三路的电子市场中出售。

    那些在电子市场里卖盗版碟的基本上都是超范围经营,只有工商局才有权利去管辖;而盗版碟的版权问题又牵扯到新闻出版社;文化市场稽查处的搜查令只对有证有店的有效果;而那些在夜市上摆地摊的小贩们只有城管才有权力去管理。要几家单位同时调动,联合行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其次,老百姓的版权意识还不强。

    记者身边也就有不少喜欢买盗版DVD的朋友,他们理直气壮:“以前的盗版碟价钱便宜但是质量不好,但现在的压缩碟有了‘质’的飞跃,这么价廉物美的东西为什么不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打击盗版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源头,只针对店铺打假,效果有限,要真正制止盗版,就得广泛借助民间力量,发动打击盗版的“人民战争”。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蔡蕊见 习记者薛莹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