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大!占大!”现在,只要走进浙江省体工二大队的训练馆,常能听见这样的叫声。叫的人亲切,被叫的人自然。
占大,占旭刚也!10月20日,带着一身的辉煌和一腔的遗憾,我们的开化大力士正式告别举重台,就任省体工二大队副大队长,举重馆里挥汗如雨的奥运冠军坐进了办公室。
新官占大已经干了快两个月了,并且在11月底第一次带着自己分管的举重队参加了全国男子举重赛。尽管成绩不理想,但占旭刚并没有乱了方寸,只是淡淡地对外人说:“刚刚接手队伍,成绩不太理想。”
是结束,更是开始 找占大不能去二大队的办公室,而要去二大队的训练馆。只要不出差,每天下午占旭刚肯定会在那里出现。副大队长干了快两个月,办公室还没有坐热,但占旭刚天天都会奔训练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刚退役,我有这个激情啊”!
现在的占旭刚分管着二大队的举重、柔道、跆拳道三个重竞技项目。跆拳道是浙江省的优势项目,水平一直在全国领先,但举重和柔道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的成绩并不理想。把自己管理的三个项目都抓上去,是新官占大的第一个目标,培养出“占旭刚第二”,则是占大的梦想。“我是从这一块练出来的,当然希望这几个项目能出好成绩,希望看到浙江的重竞技成绩能更好一点。”
退役之后还能继续从事自己喜欢并熟悉的工作,占旭刚格外珍惜,毕竟从10岁开始抓住杠铃,整整20年,举重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以失败告别奥运会,告别自己辉煌的运动生涯,占旭刚的内心是复杂的,他也承认雅典回来后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痛苦中。而正是副大队长的新工作,再次给了他充实的生活,使他重新抬头面对自己的人生。“我知道,现在的我,身上可能还有一点奥运冠军的光环。但是再过几年,任何光环都没有了怎么办?我得把位置放正,我是一个普通的体育工作者,要面对的是我未来的平凡生活,这需要我继续努力。”
是领导,更是学生
在二大队举重馆的墙上,非常显眼地贴着举重队的冬训指标,今年12月到明年3月十运会预赛前,从体重、力量到技术动作,共8个内容,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指标。“这是占大从国家队带来的方法,是我们以前没有的。”举重队的杨教练很佩服地称赞自己的新领导,“他自己是高水平的运动员,经验很丰富。现在我们训练的各个方面都不再是老一套了。”
但占旭刚却丝毫不认为这有什么好夸耀的,反倒一再强调自己刚刚走上管理岗位,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以前我是一个运动员,要管的是我自己,但现在要把队伍管理好,身上扛着责任。”
扛着责任的占大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来学习。普通话不好,就多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听听标准的普通话,有空拿着报纸念上一段;表达能力不强,就多看看书,多听听别人讲话。“以前有什么事情就跟教练讲,让教练来理解我;现在需要我去理解队员,和队员沟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完全相反了。而且除了自己熟悉的举重,其他分管的项目也是必须搞懂的。从运动员到管理者,角色完全不同,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上午8点上班,然后开会、学习,下午则去训练馆看队员训练,傍晚6点多才能下班,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点都不比做运动员时轻松。要说当上领导后惟一比练举重时多的一个享受,就是每天晚上能回家吃妈妈亲手做的开化菜,辣辣的,味道那个美啊。
这几年,占妈妈一直在杭州帮助打理儿子的家,但占旭刚常年在北京训练,住在杭州的时间很少,这次退役后,才终于在杭州安耽下来。“但他还是太忙了,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占妈妈笑着说。每天白天工作,晚上吃完饭后,占旭刚又要抓紧时间看书,尽管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但确实没多少空闲陪妈妈聊家常。
都当领导了,继续这么忙碌的生活为了什么?占旭刚一本正经地回答:“不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是偶像,更是严师 举重队有个最调皮的小队员,叫鲍思仁,而占旭刚是他心中的偶像。以前只要一看见占旭刚的海报和报道,小鲍都要收集下来,放在枕头底下,晚上睡觉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现在,当曾经遥不可及的偶像成了亲自指导自己的领导时,调皮的小鲍也渐渐收敛了自己的性子。“偶像亲临指导,看你还敢不好好训练。”队友们常和小鲍开玩笑。
昔日亲热的大师兄现在已经是“占大”了,这样的称呼,浙江举重队的队员们开始还真不习惯。但规矩一定要讲的,现在队员们在训练结束后,都会走到占旭刚面前一一鞠躬,嘴里规规矩矩地叫着:“占大好,占大好……”而两个月下来,占旭刚面对这样的场景也已经习惯了,看到队员们和自己打招呼,会很自然地点头微笑示意。“看见我来,他们最紧张了。”占大有些得意地说。
在队员眼里,训练馆里的占大不像平时那么和蔼可亲,而是有点“可怕”。“占大以前当运动员的时候,因为在国家队训练,我们也不大见到他,见面时候他都很随和。不过现在他管我们可严了,要是我们偷懒,或者动作没达到指标,他就会很严厉地批评我们。”几个队员都发表了一致的意见。
每周一和周五,是占旭刚最容易发脾气的时候,因为这两天是队里练专项技术的日子。队员们往往有点惰性,有时感觉自己体力下降,动作就开始做得不标准,达不到要求。遇上这种情况,占大就会和举重队的教练一起紧紧盯着运动员,板着脸说上一句:“要不要我上来做给你看?我都能做得比你好!”这么一逼,队员的假性疲劳就全都跑光了,“哼哧哼哧”地严格完成所有的训练任务。
不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占大也会怜香惜玉,他可从来没有对举重队的女队员们大过嗓门。“占大从来不会骂我们,对我们的态度很好的。”小姑娘们一点都不怕占大,而只有女队的教练能理解占大的良苦用心:““他怕女孩子会闹情绪,反而影响训练。”
是“无情”,更是关爱
和当运动员时一样,当了副大队长的占旭刚在管理队伍时也有着一骨子拗劲。哪位队员没有完成训练指标,那么一天的训练肯定是不会结束的,占大甚至会亲自给队员“加餐”——“晚上过来,我继续陪你练”。
“自从占大来了之后,队里的训练气氛和队员的精神面貌都好了许多。”举重男队主教练王才喜对占大的严格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我们举重队总是第一个去食堂吃饭,现在总是最后一个。有时候训练结束食堂都快关门了。”
队员潘呈旺的肩膀和手都磨出了不小的伤口,很痛,但他一刻都不敢放松。黄指导说:“以前只要队员觉得吃不消了,我就会心软,让他们去休息。现在,只要是在承受范围之内,他们都得继续练。”
而29岁的钱海荣是占旭刚的老队友了,一直没有退役,过去教练对他没有太高的要求,“能练多少就多少”,但占旭刚没有放过他:“你既然在这里就要好好练,年纪大也不能偷懒。我比你大,但我训练的强度比你高多了。”据说,目前钱海荣的训练水平已经长了十多公斤。
对于队员们的“抱怨声”,占旭刚没有解释太多,因为他知道运动员想出成绩都必须有巨大的付出:“我们重竞技项目就是苦字当头的,不苦永远出不了成绩。成绩越差就越要苦。这个我有切身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