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社区医院困局凸显医改软肋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1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image

  【核心提示】
  “看病贵、看病难”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反映的焦点,尤其是一些低收入人群更是怕看病,怕得病,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立,使得这一问题得到缓解。
  “CHS”,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英文缩写,对市民意味着廉价、便捷、综合的卫生服务。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沐浴在“CHS”阳光里的杭州社区居民达到了174万人左右。
  悄然兴起的社区医疗以其正规的程序、规范的操作以及服务社区为宗旨,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然而,记者从杭州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了解到,虽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量有显著的增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并没有随着社会效益而水涨船高,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面临着亏损……

  
  现状
  “黑诊所”死而不僵社区医院举步维艰

  一间简陋的出租房,甚至只挂上一块布幌子,摆上一个摊子,这就是某些“黑诊所”的惟一医疗设施,与简陋的设备条件相关联的是,这些“黑诊所”却是生意红火。

  据杭州市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被查处的无证“黑诊所”将近二十家,并且每家生意都是“异常火爆”。

  据业内人士透露,“黑诊所”之所以如此兴盛,并且总是死灰复燃、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客户源,城市有很多低收入人群以及无医保市民,一旦出现“头痛脑热”,去大医院动辄上百元的医疗费,将他们吓退,“黑诊所”正好钻了空子。

  杭州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立对“黑诊所”的存在产生了一定的打击作用,但是数年下来,大多数卫生服务站却是举步维艰,苦心经营。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六位一体的职能,有着百姓“大病进医院、小病和保健在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其服务对象主要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如对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的老人,社区医生会定期上门检查身体并告知保健方法与治疗护理建议,对不方便外出打针的病人,还可电话预约提供上门服务。

  目前杭州市区已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个(由街道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转型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146个,覆盖了杭州市区91.47%的174万人口。

  杭州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方便”是社区医疗的一大优势,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打造了一个“10—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也就是说出家门10—15分钟内就可以找到一个相应的社区医疗机构。

  “价廉”是社区医疗的另一大优势,因为社区医务人员结构简单,服务费、治疗费和检验费相对于大医院要低得多,其用药一般都控制在常见的普通药物范围。

  据统计,社区医院人均门诊处方消费低的才60多元,高的也就八九十元,而大医院人均处方消费则要百来元甚至更高。

  “社区医院的建立其实也是对游医的一个致命打击。”杭州市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价格战是一些游医泛滥猖獗的主要原因,社区医院的建立在价格和服务上吸引了大批的本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员,对“黑诊所”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然而,社会效益的迅速增长并没有提升社区医院的经济效益。
  
  药方
  政府应加大财政拨款

  在采访过程中,对于政府财政补助的渴望是很多卫生服务站继续支撑下去的动力。“在国外用于慈善事业的财政拨款数目是相当可观的,而在国内基本上以结构调整为主,增量资金相对捉襟见肘。”某个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如此感叹道,“杭州市政府18号文件有规定,每个卫生服务站对自己所服务的社区居民的医疗补助为每人每年10—15元,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都是事后补助,要经过评审和各种考核才予以拨款,主要还是要看实际的工作效果。”
  
  问题
  居民就医观念相对滞后

  12月7日下午1时15分,记者来到杭州某城郊接合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喧嚣热闹的马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路边的卫生服务站异常冷清。

  并未表露身份的记者,装作就诊病人,在就诊的一个多小时的观察中,记者发现整个中午只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人还是来打听消息的。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量很低,出诊量也较少,有的卫生站一天就十几个人就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的观念,还没有成为大多数群众的共识。”服务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在小营紫金街道卫生服务站的病例记录上看到,来此就诊的病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满满的几页记录上,最年轻的只有四十来岁。

  一个患者坦言,“现在交通方便,大医院又多,到大医院看病总觉得心里踏实,靠得牢。不要说是大病,小病也得去大医院,生病这事耽误不得。”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技术的不信任,是很多年轻人乃至中年人拒绝跨入社区医院的一个主要原因。
  
  药费降价让利令服务站经营雪上加霜

  根据省物价局416号文件规定,浙江省医疗机构从2004年1月1日开始执行招标采购的顺加作价政策。通俗地说,就是在药物的进价上加一个固定的差率作为其销售价格。在药价实行统一招标之前,加上多少差率可以按照市场的需要自行制定,而现在的差率都是统一的,利润空间明显缩小。

  “原先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收入70%是依靠药品利润,改革后,药品的利润率比改革前降低了近一倍,只有15-20%,再加上原先的挂号费和检查费都是免费或低费,现在这一部分的收入就微不足道了,而服务站的开销如房租、工作人员的工资等,也是很可观的一部分支出。”

  “虽然药价的降价让利对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所损失,但考虑到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我们也就不计个人得失了。”工作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部分公益性服务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在城郊接合部的某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看到了站长拿在手里的一本账本。

  2003年社区服务站的门诊总收入是149万元,虽然利润连门诊收入的20%都不到,算上每年14万元的房租和服务站6名医生16万元左右的工资福利等开支,其他住房基金、供暖费、医疗费、保险费、办公费等合计不低于5万元,除了每年上级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卫生服务站的经营状况目前“收支相抵”。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部分公益性服务也使得支出中包含着一部分无偿服务,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由此产生了高投入、低产出的矛盾。

  收支不能自理,直接影响了服务站的发展。缺少资金投入,没有设备更新,配套设施也就不可能随之跟上,新的服务种类更无法及时增加,自然竞争力就不会太强。
  
  “企退人员定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退休人员门诊统筹实施中,退休人员对约定一家门诊医疗机构就诊意见较大,认为看病不方便;部分困难人员的医疗负担仍然较重,要求调整住院起付标准的呼声较高。因此,在上月底召开的杭州市第57次政府常务会议上,原则审议通过了对《杭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修改。

  其中第34条在修改后规定,参加门诊统筹的退休人员可选择两家作为本人的门诊约定医疗机构,其中一家必须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按理说,就诊量的增加会回笼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气,但很多服务站事实上还是害怕兜这笔业务。

  “政府对企退人员的补助是每月110元,超出部分由定点医院和卫生服务站贴钱,而事实上,企退人员的看病费用远远不止这些,也就是说,企退人员在我们服务站定点人数越多的话,我们贴的钱就越多。”虽然是为企退人员做好事,但一想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很多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免也有些忧心忡忡。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贺一祺 见习记者 李长灿/文 本报记者 吴煌/摄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