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年里,舟山市干镇永安村发生了太多变化。村里的水泥路修好了,效益农业发展起来了,还搞起了服装加工厂。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前年的4500元跳到了5600元,高出全镇人均年收入300元。
短短3年,是什么让一个贫困村走出了困境?原因有许多,但有一个人是怎么也绕不开去的,她就是女村支书余金红。正是这个说话细声细气,不时面露微笑的女人,让村子里1000多号人心悦诚服。
钱少事情多这个村长不好当
1999年,永安村要改选干部,当时进行的是海选,也就是一人一票。村长选举得票最多的是余金红,当时的她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这个结果不仅村里的人没想到,连余金红自己也非常意外。说起来,余金红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永安村人,她是嫁到永安村的媳妇。1992年,结婚后的她在永安村安下了家。就是这样一个外来媳妇几年后被选上了村长。
但是,永安村的村长并不好当。村里人都知道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村里账面上飘着一串串的红字,还欠着人家好几千元钱。村长的工资只有400多元,钱少且不说,还一刻不得闲。想到这些,余金红不免有些犹豫。可是眼瞅着村子里的不少人都对自己寄予厚望,思来想去了很久,这个外来媳妇终于下了决心,走马上任。
打响第一炮“化缘”修起水泥路
“新官上任三把火”,余金红一上任,就决定要修一条水泥路。村子里要修水泥路已经喊了几十年,可最后都没有结果,这次能行吗?一条1500米的水泥路,怎么说也要个10来万元钱。可翻翻村里的账本,除了亏空还是亏空。
村里不少人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余金红却是信心十足,事在人为嘛!可是,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余金红发现自己还是太乐观了。
说起当时的情况,余金红感慨万千:“那时候村子边上还有几家单位,我就天天去和他们商量修路的事情,说修好了路,大家都方便。”
像化缘一样,余金红募集来了好几万,可最后还差两万元钱。余金红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挨家挨户地做动员。“每个晚上,我只去几户人家,一开始进去总要家长里短扯一会儿,最后才很不好意思地说出修路的事,想让大家出点钱……”
3年后的今天,不仅村里的主道,连支道都浇上了水泥。办成了这件大事,顿时让村民对这位新上任的女书记刮目相看。余金红算是在永安村打响了“第一炮”。
会计女村长要让人人有钱赚
当过会计的余金红做事不仅实在,而且眼光独到、精明,因此她被人戏称为“会计村长”。
永安村周围有8000多亩的山林地,有人看中了这块荒芜的林地。余金红一盘算,是个好买卖。于是她张罗着买回马蹄笋苗竹,把山地包给了村民,种下了近百亩马蹄竹,再套种柃木。
同时,余金红把平时竹园的管理交给村里的一些老人。村民周国如是个哑巴,今年70多岁,今年8月帮着村里果园挖笋,领到了200多元工资。和周国如一样,村里还有20多位身体硬朗的老年人都在竹园揽到了活。既为村里增加了收入,还改善了老人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也算是余金红的得意之作。
永安村地处偏僻,村里的壮劳力大多以做泥工、木匠为生,妇女除了种地外,没有其他就业门路。针对这个情况,余金红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想法,何不把闲散的妇女集中起来,办个家庭服装加工厂呢?舟山有个帅马服装,生意做得挺大,老板就是永安村的人。余金红就找到了他,商量着在村子里开一个服装加工点,让村里那些三四十岁的妇女到厂里上班。服装加工厂开工的头3个月,加工费收入就有10多万元,厂里的30多个妇女每人都拿到了1000元上下的月工资。
有事找阿红心里有笔清楚账
永安村村民遇到余金红都亲切地叫她“阿红”。平常碰到什么揪心事了,有什么不明白了,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寻阿红去”。
余金红家是一幢两层的小楼,还是在定海承包开车的丈夫在12年前迎娶她时盖的。12年过去了,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楼却还是以前的小楼。余金红的丈夫开公交车,整天都在外面,余金红就让上小学的女儿在学校吃中饭。为了村里的事务,余金红经常很晚回家,顾不上做饭是常有的事。邻居邵荷青说:“阿红家经常十天半月吃快餐,路边的垃圾箱里要是有快餐盒,准是她家的。”
但对于永安村的未来,余金红心里有本清楚的账。
“服装厂的规模要扩大,准备把老村委会拆了之后重新改建成厂房。”
“明年春天村子里还要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