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在杭州实现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1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
数英雄,论成败,评点风云人物。“2004年风云浙商评比活动”犹如一道丰盛的年末大餐,今天起将为读者奉上最精美的佳肴——“王小丫与20位候选人面对面”。
在去年首届风云浙商评比上,20位浙江企业家与美女主持沈冰的对话录,刊登后,引起了读者极大关注,许多读者将本报整理成册作为珍藏。今年,20位引人注目的风云浙商候选人将与王小丫激情对话。
本次评选由钱江晚报与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共同推出。从今天起,浙商网将连续刊登候选人的访谈录和记者的采访,敬请读者关注。在访谈之后,本报还将刊登选票,请读者为你心中的风云浙商投上一票。谁是2004年最引人注目的浙商?结果将在明年1月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揭晓。

拥有小灵通用户6500万 但我不能躺在地上睡大觉
王小丫:吴总,我们提到UTSTAR-COM,首先想到的就是一款手机,大家都叫它“小灵通”。在2003年小灵通好像整个市场发展是非常的好,是不是对于小灵通这个项目来说,就是真正出现了转机?
吴鹰:2003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中国一年就新增小灵通用户2000万。但今年比去年更好。2004年前九个月就发展了2200万户,所以今年的势头还是很不错的。
王小丫:那您是觉得小灵通的技术越来越完善呢,还是用户对小灵通的接受程度更理想一些了?
吴鹰: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一个是技术本身也提高了,手机质量更好、服务更好,用户就选择了;第二个就是任何一个无线系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网络比较理想,像GSM、CDMA等等,也是经过几年才能做好的。很多系统有些城市经过几年的建设,网络的质量也提高了,所以更多的人选用小灵通。
王小丫:还有人说有一个就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得到了电信主管部门的认可,所以小灵通从一个打擦边球,进入了主流,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吴鹰: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也有一定的误解,小灵通并不跟移动电话一样,比如说它没有提供全国的漫游。因为固定电话的运营商没有移动牌照,并不是技术上的原因,但是有些人对它一直有些看法,所以很多时候有个误解,说它是灰色地带等,其实一直都是合理合法的。
王小丫:有人说3G上马后,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对小灵通的投资。
吴鹰:这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中国的运营商,比如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现在是小灵通的购买者,是小灵通的运营商。3G来临后,它必然要有一部分投资3G,因为小灵通从来没有定位成一个移动的技术,它是一个无线的技术来取代固定电话。
对于客户来讲,客户成功我们成功。这点每一个人都讲得很多,但谁能够做到比客户早一两步,想到下一个增长点才能够成功,小灵通固定电话的运营商60%到70%的增长是靠小灵通,但我不能躺在地上睡大觉,我们1997年就开始研发3G,在3G上我们就想到怎么能让小灵通跟3G结合在一起,这是我的特色。
王小丫:那您对小灵通未来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
吴鹰:我相信达到两亿左右的用户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是6500万左右,所以应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这个系统做得越来越好,手机质量越来越好,价格反而越来越便宜,这样使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上。
每年60%以上的发展速度 有幸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
王小丫:现在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或是一种观点,说一个企业成长得快,那么它的危险性也会比较大,就像中国的一句古话:爬得高摔得狠。您对这种说法是什么样的看法?
吴鹰:讲这个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一个企业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一般一个非常积极优秀的企业,25%到30%的发展速度是比较理想。由于市场的需要,我们一直在经历60~70%,甚至100%的增长。过去五六年平均100%的增长,这样的发展对企业来讲是非常大的考验。因为你让一个人的能力每年翻一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非常有幸的是,我们有非常优秀的管理团队,大家都很努力拼命在学习,包括我自己,在贝尔实验室就管几个人,一个实验室它主要的工作是做实验,做一些研发。
王小丫:您觉得您是更擅长做一个团队的管理,还是更擅长在实验室里做一些研发?
吴鹰:我比较适合做人的工作,可能是从小开始吧。所谓学校里的这种干部,跟人打交道。从小学、中学、大学,在大学里当团支部书记什么的,女同学失恋了也要过来跟你哭鼻子。我是比较享受跟人打交道的。
王小丫:我们知道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国学习,然后在贝尔实验室也呆过,然后就回国创业,那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做事,您的感觉是什么,或者说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吴鹰:我现在碰到最多的问题,包括朋友家人说:哎,吴鹰你到这儿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往前走?当初我们这些人就是想做一个世界级的企业,现在你可能不会觉得我在痴人说梦,因为我们已到这个地步,可以往上面走了。如果是七年前甚至是十年前,有人这么讲,你肯定说不可能。当时我们几个真的就这么闯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世界级的企业,但是我们已经有这种很好的基础。这些都是使管理团体相对非常稳定的基础,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和理想。
王小丫:我知道UTSTARCOM管理团队是非常稳定的,您怎么做到这一点?
吴鹰:稳定一个管理团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我觉得吸引一个人才,最重要的地方是它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因为人才都希望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来发挥能力。UT-STARCOM的工资和福利不是最高的,但是由于快速发展,有很多机会出来。你有80%的能力,给你一个120%的舞台。
有一个目标,你伸起手来不跳的话可能够不到,但是跳一下,而且还要助跑几下能摸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一直是提供这个比较好的机会。至于高层管理人才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公司有一个好的文化,大家在一起比较开心,而且大家刚开始在一起做的时候有共同的理想。
公司有树、阳光还有小河流水 这个梦我已经在杭州实现了
王小丫:这次入选浙商风云候选人,那是因为你们是浙江非常大的企业,当初您为什么会把企业放在浙江呢?
吴鹰:其实我们当时选得挺有意思的。浙江相对环境比较好一些,我们就在浙江做。两家公司,我那时候UTSTARCOM是1995年由UT和STARCOM合并起来的,特别巧的是公司的点都放在杭州。
前几天我还到杭州去看我们新建的一个非常漂亮的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正是我当年在贝尔实验室的一个梦想。在贝尔实验室这么一个高科技公司,室内有树,阳光照进来,有小河流水。当时我一个在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到贝尔实验室去面试的时候,说他一辈子如果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一天就心满意足了。我说一个企业要有这么好的环境会很不简单,有一天如果我能做到,就会非常开心了。这个梦我已经在杭州实现了。 王小丫:接下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吴鹰:接下来很重要的一个,要把UT-STARCOM真正做成一个世界级企业。在2006年,我们希望有5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中国之外,2008年,我们希望达到一千亿美元的营业额,这个理想我们很努力地在做,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浙商名片】
吴鹰 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风云表现”:
●1992年,吴鹰在北京注册斯达康网络系统公司,并开始向国内电信部门提供光纤交换设备、接入网和其他电信设备。
●1995年,斯达康公司与银软公司合并,成立了UT斯达康国际通信有限公司,吴鹰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当天,股票最高冲到73美元,公司市值高达70亿美元,被评为纳斯达克第一季度上市十佳公司之一。吴鹰本人名列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50位亚洲之星之一。
2004年入选理由:
●3月,UT斯达康收购韩国现代旗下的CDMA设备供应商SYSCOMM公司和加拿大的TELOS公司,通过一连串收购,开始成规模地进入世界范围的CDMA市场。
●6月14日,UT斯达康宣布以1.65亿美元的代价将美国Audiovox通信公司的CDMA手机终端业务揽入囊中。
●10月,UT斯达康公司宣布与日本领先电信运营商日本电信签定价值约2000万美元的光传输系统合同。这是继UT斯达康NetRing光传输产品在台湾市场获得大规模应用之后,首次在日本市场获得大规模应用,这也是UT斯达康国际化策略的又一重要成果。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