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独角戏”的守望者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2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阵开场锣鼓敲过,粗犷的唱腔响起来,压闸、鼓板、镲、鼓、大锣、小锣齐奏;大唢呐、小唢呐、徽胡共鸣,一出热热闹闹的《辕门斩子》开场了。如果你在现场,必定会为这一出戏而惊诧,它的吹拉弹唱竟然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占李顺。
    
  连日来,占李顺忙得不可开交,到哪里都被票友们追随围堵,邀请电话更是接连不断,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票友们不让啊,我想回家看看,他们说,‘不准假’。”占李顺摸摸稀疏的额前头发,苦笑中带着满足与自豪。“唱了36年的戏,这段时间可是过足瘾了。”
    
  占李顺今年56岁,是遂昌县蔡源乡郭坞头村的民间艺人。他演的叫满堂戏,俗称独角戏。他为我们打开了一部苍凉而古老的“史书”。
    
  占李顺在家中排行老四,学戏缘于父亲的一句话:“赌博别去,如果真想玩,请个师傅来教唱戏……”那年,占李顺不到20岁。他清楚地记得,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占家四兄弟与同村三个伙伴扫雪清路到蔡源乡,向原“蔡和班”老艺人张承书学木偶戏。学了40天,文化大革命不许唱戏了。大哥进学校当了代课教师,他自己进道班做了临时工,七人组解散了。
    
  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占李顺心底的那份情愫又升腾起来。1977年春天,有人来叫占李顺,开始占李顺还有些犹豫,结果一上台,居然非常得心应手,一堂戏基本上是自己唱下来。从1983年开始,他就单枪匹马唱起了“独角戏”———他的演出很简单,村头地角、公园街头,只要有一方空地,他就支起架子,铜锣一敲,好戏开场!至今,占李顺的足迹踏遍大半个浙江。
    
  刚开始,占李顺只会唱从师傅那里学来的一出正戏和5个折本。后来,嫌“存货”不够,他就向别人借剧本来抄,然后自己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已经会唱17出全戏和90个折本,大戏和女声也能一个人唱下来。
    
  遂昌县王村口、黄沙腰等附近乡镇每个村都让占李顺唱遍了,每到春节就会有人来请,一个村子唱10天8天是常事。外出虽然寂寞,但占李顺挺乐意。最早唱一出戏占李顺只收5元钱,现在每个晚上可达到50元。由于常年风霜雪雨,占李顺前几年大病了一场,如今有些音已经唱不上去了。
    
  “这门手艺怕要在我手上失传了,真想带一个徒弟啊!”在他居住的简陋泥房里,占李顺露出深深的焦虑与无奈。儿子和女儿曾经跟占李顺学过一段时间,可年轻人毕竟对唱戏兴趣不大,如今儿子去当兵了,女儿也进厂上班了,平时只剩他独自守望“独角戏”。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县报道组 郑水松 叶名颉 通讯员 王兴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