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万亿关口思“涅槃” 浙江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纪实
www.zjol.com.cn  2005年01月0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1月2日消息 权威资料显示,2004年,浙江省全年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1030亿元,将成为我国第四个“万亿富省”。然而,在这个历史性的目标实现之时,浙江各级党政领导却表现出“欣慰与忧虑并存,信心与反思俱在”的心情。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痛下决心,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运交“战略机遇”发展“捉襟见肘”

   在过去25年中,浙江经济顺风顺水,GDP年均增长超过13%。尽管如今先发优势已逐渐淡出,然而,在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期中,浙江仍然得天独厚。无论从时机还是从区位来说,市场化程度全国领先的浙江是“风正好扬帆”。不过,眼下浙江却陷入一种“捉襟见肘”的窘迫,施展不开手脚。

    2004年,浙江省电力最大负荷缺口达750万千瓦左右,已成为全国最缺电的省份。2004年上半年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企业非正常停电,平均每月停电11.32天。土地供给更为紧张,仅能源、电力、交通等项目急需办理的农转指标就有26.12万亩,远远超过全省16.5万亩的年度计划指标,一大批重点项目无法落地。

    “内忧”还遇“外患”。从2002年以来,浙江遭遇美国、印度等12个国家提起的“两保一反”调查54起,从打火机、轴承、眼镜、纺织品、茶叶、小龙虾、蜂蜜、家具到温州鞋,几乎涉及了浙江全部出口大宗商品。仅2004年前三季度,就有26类出口产品遭遇调查,涉及1022家企业,涉案金额约5.71亿美元。据分析,这些矛盾实际是浙江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低下等积弊的反映。

    一边过紧日子,一边充分发展

    “成长烦恼”使人们对原有的发展思路、考核体系等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在质疑中遇到的最敏感的字眼是“速度”。单纯、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的行为受到了“围攻”。

    在日前举行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2005年经济发展的建议指标是GDP增长11%,其依据是: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参考前几年发展的平均水平和兄弟省份指标,应合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发展要的是实事求是的速度。

    习近平说:“战略机遇期是我们判断经济发展形势的最大前提,且只有二十年,可能更短,必须争分夺秒。发展速度的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不浪费资源,不牺牲环境。”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表示,2005年经济发展要努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有的地方叫苦:土地紧张,能源紧张,发展没有余地了。吕省长说:“明年的土地指标,公开、透明地安排到各地,地只有这些,但不能再用土地紧张为放慢发展找理由。”

    据统计,浙江省现有耕地中,只有200万亩可以用于建设,最多只能用上10年。即使加上土地整理、复垦新增的耕地面积,也远远满足不了每年新增建设用地30万亩左右的需求。同时,浙江一次能源中95%以上靠省外调入,其中石油对进口的依赖度在40%左右。为此,浙江省领导说,想继续像过去那样粗放求发展,已是幻想,必须学会一边过紧日子,一边充分发展。

    劣势产业“腾笼换鸟”优势传统“原地升级”

    既不能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又要以一定的速度把握战略机遇,浙江经济在两难中的唯一出路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4年1至11月,浙江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03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0家,同时,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合同外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另有统计显示,浙江出口增长正出现以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专家指出,浙江的产业布局正进入“腾笼换鸟”期。

    浙江的制造业以改革开放后农民自主创业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为主,以乡镇、县域为单位,逐渐出现了领带、衬衫、袜子、雨伞等数以百计的“块状经济”。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用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置换传统产业中一些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部分,以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2003年以来,浙江组织编制的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地区等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并组织实施。凭借沿海港口资源的优势,这三个产业带将以精深加工工业、临港型重化工业进一步改变浙江工业的“轻、重”格局。

    浙江还腾出笼子换来另一只“鸟”:现代服务业。省里要修编第三产业发展纲要,制定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推动体现现代化国际城市功能、具有外向辐射功能、与制造业密切关联的新兴服务业,如国际商务、会展旅游、现代物流、中介咨询、网络服务等。

    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浙江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首先是科技含量的提升。浙江2004年完成省重点技改项目193项、技术创新示范项目172个,总投资91.9亿元。其次是实行品牌战略。浙江计划明年重点支持一批面向“块状经济”的共享技术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推动已有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着眼全球配置资源不拘一地放飞“浙商”

    浙江陆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着眼全国乃至全世界配置资源要素,才可能赢得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浙江和澳大利亚积极磋商,准备引进大型能源项目“LNG”。在2003年底,省长吕祖善带领11个市的市长和省级大型能源企业经理,前往山西、内蒙古等地,分别与当地煤炭企业签署了“煤炭供应中长期合同”。按照这些合同,到2010年,浙江可以获得至少4000万吨的电煤供应。

    长期以来,人们视出口为拉动经济的马车,而将进口看成经济“漏出”。据浙江有关部门测算,进口也能拉动经济增长,1986年以来,全省进口每增长1亿元,拉动生产总值平均增加5.98亿元,比出口高3.21亿元。浙江省提出,2005年将利用外汇储备充裕的条件,抓住我国降低进口关税的有利时机,大力组织急需的能源、原材料和关键设备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在补充资源供给不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如今在浙江,“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并重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近两年来,浙江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到2004年6月份,浙江已在沪创办企业27000家,投资额约为1700亿元。专家分析,企业在跨区域的要素整合中,可以获取新优势,实现新扩张。(新华社杭州2004年12月30日电)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新华社记者 费强 潘海平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