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增长14% 2004年在四家商场杭州人共洒金56.7亿元
www.zjol.com.cn  2005年01月0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image

  去年五一、十一还有年末长达11天的促销期,2004年就在这以消费额为横坐标,以促销力度为纵坐标的消费图表中过去。去年,杭州人究竟在商场洒下多少金?据统计,杭州大厦、杭百、银泰、解百4家商场销售额达56.7亿元,平均比2003年增长14%。

    商场,你的名字是女人

    “在走出学校之后,大部分女人的算术能力是在商场‘满就送’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血拼族晓杨的自我评价。

    经典场景:那三四个平方米的空间,热闹得让人惊讶。“对不起,那种套装送完了。”“小姐,快把送的包包拿给我看一下。”去年下半年,几乎隔一个月就要促销一次的兰蔻柜台依然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女人。她们不停试用着各种眼霜、面霜,为凑足980元拿到价值1280元的礼盒而沾沾自喜。

    数字解读:她们不惜重金购买化妆品、奔走各商场淘衣服,女人已经成为商场销量的保障。去年,杭州大厦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0~50%;银泰百货一楼销售额过3.7亿元,其中化妆品就有1.2亿元。2004年,杭州几大商场销售额中有约70%来自于服装,同比上年有增长。

    销量追不上客流量

    “每年从很早开始就为12月31日做准备,可是每到这一天的人总是多得令我们措手不及”——杭州某商场人士表示。

    经典场景:2004年12月31日,又是岁末促销战硝烟最浓烈的时候,道路交通上的“单行线”频频出现在商场里面。杭百北楼的电梯由原来的一上一下变成了只上不下,但黑压压的人群还是让电梯因为超负荷运转而变得速度迟缓,五六个保安站在两边尽量把人流缩减到最少。那一天,商场里的客流量又超记录。

    数字解读:如果要找一个字来形容商场每年的最后一天,那就是“堵”,不仅是商场里面,不少有经验的司机在那一天会尽量绕开商场附近。客流量涨得快,提袋率(每100位顾客中购物的比例)却没有明显上升。去年最后一天,有些商场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忽冷忽热,商场也要看天吃饭

    “说是暖冬却突然下起雪来,结果对棉褛、羽绒衣的市场需求估计不足,这场仗打得不够漂亮”——某女装品牌商。

    经典场景:“要买得快了,这款羽绒衣只有两件,晚上能不能到货还不知道呢。”“棉大衣漂亮是漂亮,可惜太长了,有短款吗?”这几天,在杭州各大商场的服装柜台,我们总是能听到类似这样的声音。棉衣、羽绒服这些平时很难动销的厚实冬衣,借着去年年末的大雪,成了消费者的宠儿。

    数字解读:在杭百,羽绒衣、羊毛衫这些去年冬季的热销品因为来不及上架不得不临时堆放在地上。而据解百女装商场经理介绍,年末羽绒服的销售量是平时的两三倍以上,“备货充足的专柜生意还要更好些”。

    “现在备货比促销还重要。”一位业内人士感慨地说。因为入冬后天气一直晴好,各品牌商都做好了暖冬的准备,有些还调整了生产计划,谁知后来天气骤冷,薄冬衣销不动了,这让商家有些措手不及。一边是促销引来如潮人流,一边是备货不足,部分商家只好眼看着商机从手中溜走。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詹丽华 莫利萍 报道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