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院士资源 浙江如何“共享”?
www.zjol.com.cn  2005年01月1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是两院院士“生产”大省,但目前在浙两院院士却只有25位。然而,除此之外,还有175名院士活跃在我省的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领域,其中有40多位还担任了大学校长、院长等领导职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享院士”。作为浙江以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引进的“顶尖脑袋”,他们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浙江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让浙江成为全国瞩目的“引智”热土。

    “共享院士”为什么选择浙江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科院院士沈家聪、唐孝威等几位院士就每年都要抽时间到浙大工作,而大批共享院士进入浙江则是在1999年之后。尤其是省政府先后请来严陆光、张齐生、沈寅初、冯士筰、庄松林等5位院士担当宁波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的“掌门人”之后,越来越多的两院院士投身浙江,使浙江成为两院院士科研和创业的热土。

    高校是两院院士投身浙江的首选。据有关部门介绍,在我省参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院士总人数在全国已名列前茅。

    尽管柔性流动人才引进方式较早开始于浙江,但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纷纷使用这一方式竞相引进院士等高级人才,且都待遇优厚。那么,为什么会有为数不少的院士选择浙江?

    2003年11月24日,我国著名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在杭州欣然接受了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颁发的该校医学院院长的聘书。巴德年曾经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前来浙江担任一所大学的专业学院的院长,显然并不是出于“名”或“利”的追求。

    在聘任仪式上,巴德年说,关注浙江大学始于他在一次出差过程中看到的一则报道。2002年7月,“中外知名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应打破专业的界限,实行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科交叉,培养‘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与巴德年一直以来坚持的教学观点不谋而合。在进一步了解浙江大学之后,他相信在浙江大学可以做成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像院士这样有名望的高层次人才,光靠待遇是吸引不了他们的。他们看中的是能否在这里实实在在地干事业,做他们想做的事。”据浙江大学校方介绍,浙大给予共享院士的待遇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并不算是最优厚的。

    曾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究和试验的中科院院士唐孝威最初看中浙大,就是因为这里学科门类齐全,除物理和数学外,还有他感兴趣的医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科学等许多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兼职后,他正式加盟浙大,致力于培养一批有能力进行学科交叉的学生。在他招收的学生中,有学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医、农、物理各种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学科交叉氛围,而这正是唐孝威十分喜爱的。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宽松的创业环境和科研环境,也是诸多院士青睐浙江的原因。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沈寅初院士就研究出了我国第一个用药剂量小、对环境和人畜安全无毒害的新药井冈霉素,而使这个药物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并最终走向市场,正是浙江的一家企业。

    与沈寅初一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到任浙江林学院院长之前,与浙江的企业已有很长时间的合作。他对浙江灵活的体制、机制尤其赞赏,“同样的科研项目,在其他省份由于体制、机制问题做不好,在浙江就能做得很好。”多年来,他与诸暨、富阳、德清、嘉善等地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选择浙江林学院也得益于多年来对浙江的良好印象。

    贺贤土、沈家聪……这些当年就是从浙江大学走出去的院士,今天再次选择服务母校,与他们内心的故土情结是分不开的。贺贤土带着浙大老校友的梦想———“重振浙大理学院雄风”回到母校,沈家聪带着“为母校做些事”的愿望也回来了。

    “共享院士”给浙江带来了什么

    “共享院士”带动了所在高校的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学科乃至学校的知名度。
    张齐生院士被聘为浙江林学院院长后,每年都要抽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浙江工作,他亲自指导制定了浙江林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整体规划。唐孝威院士一到浙大就着手筹建国内大学中第一个脑科学与软物质实验室,计划在脑科学、神经信息学、生物心理学和软物质体系这四大国际前沿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中科院院士方肇伦到浙大后,以他为申请人,浙大申请到了项目经费达700万元的“微流控生物化学分析上系统的基础研究”项目,这是浙大至今申请到的经费最多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在沈寅初院士的领导下,浙工大一个投资500万元的制药工程中心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

    院士的人才集聚效应为浙江带来了一批优秀人才。沈家聪就任浙大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后,在他的主持下,陆续从丹麦、日本、法国、加拿大、德国等国请来了一批年轻高级人才。张齐生院士到浙江林学院后,请来了他的老师、森林遗传学和林木改良专家王明庥院士。随后,他又请来南京的6位刚退休的著名教授及日本的退休教授。而张、王两位院士的不少学生也“投奔”他们而来。中科院严陆光院士出任宁波大学校长后,又力邀薛永祺、沈文庆、洪国藩3位院士出任该校的学院院长。

    “共享院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产品,提高了我省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实力,支撑或带动了我省一批高新产业。省科技厅的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全省各地转化的60多万项科研成果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成果占了相当的比例。

    院士们高尚的人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的奉献精神,也在默默地影响着周围的师生。沈寅初每次到浙工大,都是自己坐火车来回,不让学校派车接送。他生活上很随意,但对工作却一丝不苟。他不断地向学生强调,从事科研工作要有奉献精神。在他的影响下,浙工大年轻的科研人员对科研事业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让“共享院士”更好发挥作用

    “院士实行资源共享,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互聘,是一件好事,可以让院士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院士毕竟精力有限,太多的兼职会影响共享的效果。”在采访中,一些院士向记者道出了“共享”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有些院士因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有的因单位工作繁忙,抽不开身;还有的因担任了多所院校的专业领头人,精力顾不过来,这些势必会影响院士们在我省发挥的实际效果。一些院士认为,院士共享还要视身体状况、年龄、时间安排等条件而定。

    在某所高校,一位共享院士来了不久就萌生退意,问其原因,是因为无法有效地组织起身边的科研队伍。院士所承担的往往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重点和关键性课题研究,院士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完成这些重大的科研任务。我省聘请共享院士的一些高校都日渐意识到,要发挥引进院士的核心作用,就必须在他的旗帜下聚集一大批优秀的、有实力的、专业学科配套齐全的、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中青年科技力量,学校在引进院士的同时,还应注重为他们建立研究梯队,推荐优秀学生。

    “作为聘请院士的单位,不能仅仅热衷于‘挖’,更要注重创造有利于院士发挥作用的科研硬环境和人文软环境。”浙江大学的一位负责人提出这样的建议。近年来,浙大引进了一批包括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为了让他们能顺利开展工作,学校在不断完善诸如提供工作条件、资助学科建设配套经费、后勤配套服务、发挥专家作用等方面的硬性政策外,更是把重点放到软环境的建设上,如为他们建立以科研与培养研究生为主的研究基地,构建学术平台;在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在用人管理等方面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与灵活性。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马莉莉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