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诸暨改善农村饮水条件 着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www.zjol.com.cn  2005年01月2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诸暨市以省政府提出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为载体,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抢抓机遇,提出了“让百万人民喝上好水的”工作目标,全面系统地抓好全市人民的饮用水问题。通过一年多来的建设,已有10万余农民的饮用水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一、因地制宜,系统规划。饮水工程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去年,我市除城区和镇乡已建自来水厂解决的约30万人口以外,其余均饮用未经过净化处理的自然水,水质和水量难以保证。省下达我们市的目标责任是改善农民饮用水条件65.2万人,虽然统计时没有需解困的任务,但连续二年来的持续干旱,我市的许多偏僻山区农村也发生了饮用水困难问题。据统计,2003年,我市有218个村(自然村)约13.02万农民发生饮用水困难;2004年,有127个村(自然村)约4.63万农民发生饮用水困难。为此,我们高起点编制完成了《诸暨市城乡供水水源及供水工程规划》和《诸暨市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实施饮水工程提供了依据。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势和条件,因地制宜,分层次、系统地规划全市的供水问题。通过扩大城区供水范围,将店口、山下湖等北部集镇群的供水纳入城区的统一管网,以改善集镇农民的饮用水条件,而对集中供水难以解决的边远山区农村,则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充分整合全市的水资源。今年,我市已投入4400万元,通过城区管网延伸工程,共埋设管道35公里,建设加压泵站3座,改善了店口、直埠、江藻、山下湖等4个集镇6.8万农民的饮水条件。2005年,我们计划投资754.6万元建设阮市镇的农民饮用水改善工程,可改善1.5万农民的饮用水条件。

  二、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边远山区农村自然条件较差,村级经济薄弱,既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对不能通过城区管网延伸进行解决的一些乡镇和边远山区,我们通过建设独立水厂和小型饮水水源工程予以解决,灵活采用扩建、兴建、引水等多种形式,做到能散则散,能集中则集中,认真开展农民饮水工程的组织实施。去年,我们在次坞镇建设了独立的自来水厂,改善了1.2万农民的饮用水条件。明年,我们将计划投入838.8万元,实施街亭镇的农民饮用水改善工程,可改善1.3万农民的饮用水条件。同时,我们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和“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兴修水源工程,加大对偏僻山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指导力度,今年我们投资1390万元,兴建了23处农村饮水水源工程,可以解决2.5万农民的饮用水困难问题。另外,我们已开始2005年的20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已有4处动工兴建。

  三、加大投入,整合力量。饮水工程是基础性设施,资金保障是关键。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它写入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专项配套资金,专门挤出时间到现场检查指导,市人大、市政协还进行了饮用水工程建设的专题视察,确保了人力、物力、政策、措施的投入到位。近年来,我市每年拨出5000万元资金用于水资源等工程建设。2004年,市政府落实了2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偏远山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从2005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列出1000万元资金,以50%的标准予以补助,另外50%由镇村自筹,加大对农村饮水水源工程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规范水库投资、建设、管理三方面的工作,严禁山塘、水库水面承包和投饵养殖,从源头上改善水质、水环境,为增加可供水量创造条件。我们把饮水工程与“千库保安”工程相结合,整合各方力量,通过实施“千库保安”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既消除了水库安全隐患,又增加了优质的饮用水源。针对我市集中供水的水源主要来自浦阳江,水质难以达到高标准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已投资2个亿,启动了陈蔡、石壁水库引水工程。通过对集中供水的管网进行改造,对石壁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明年6月份可望向市民供应高质量的陈蔡、石壁水库的优质水,进一步提高我市的饮用水标准。目前,列入水利部保安项目的石壁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一标段工程,该工程完成后,为扩大城区管网供水创造了条件。2005年,我们将启动枫桥片供水水源工程——永宁水库的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动工建设,为改善枫桥、赵家等镇农民的饮用水条件打下基础。


来源: 中国水利网  作者: 吴光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