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温州期房限转政策出台 炒房客投机行为受抑制

www.zjol.com.cn  2005年01月2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年前还没有定论的“期房限转”政策,已于上周五由温州市政府办公室向各级职能机关发放,这意味着业界风传多时的“期房限转”正式从背后走向台面。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这是自去年以来,政府部门对饱受争议的温州房地产市场的第一记姗姗来迟的“重拳”。   在此前,大家可能依然记得关于增收20%二手房交易税的传言,也有关于逐步推行网上公示房源措施的风声。当然,尽管从去年10月开始温州市政府做"期房限转"实施的可行性调查,但是这么快确定,并且以这么一种形式(内容)确定,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意见》几易其稿,但是这么快走完流程向社会公开,并于3月1日开始执行,很多地方走了"绿色通道"。业内人士认为,《意见》这么短时间内得以出台,表明了温州市委、市政府有效抑制当前商品房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势头的决心,"其实,温州市民对于房价不正常上涨过快的呼声,温州市里还是非常重视的,并且积极寻找对策加以解决。政府希望通过期房限转等系列措施,抑制目前房地产市场中的短期炒作行为,使房价回归理性的发展轨道。"温州市房管局主管部门认为。《意见》中另一个几经改动的地方是,实行限转的标准。   温州市房管局人士认为,确定以房屋权属证这个高标准上限,“从严管理和一步到位表明了政策出台的慎重和前瞻性。当然希望是能够真正起到预期的作用”。   一位资深的房产中介人士认为,《意见》集中反映了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总体是良性的,但是房价在一段时间内升得确实过快,而房价过高与炒作有着联系,存在着需要根除的东西。   温州海螺置业二手房部负责人认为,“期房限转”政策出台后,将直接导致二手房市场上可交易房源数量的减少,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随之减少,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促使部分地区二手现房的市场价可能上扬。而手中持有期房的部分投资客,也存在“静观变化”的心理,可能会调整投资节奏和投资品种,转而进行长期投资。会有借“3.1"前抛售期房的可能存在,但是大量抛售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投资者要考虑自己的成本,当然首先是对楼市的信心。温州成明房产的胡冬明认为,"期房限转"政策出台后,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些期房炒手,原本他们依靠炒号、认购单转让来"空麻袋背米"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今后如果想投资期房,就要等产权证出来后才能转让,无形中增加了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结果自然是投机者无用武之地,真正的购房者、投资者得到实惠。但是他认为不能对现房走势盲目乐观,因为购房群体的真正自住者还是年轻人,他们希望住新房,期房对于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   综合业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温州二手房价格还将稳中有升,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旨在规范市场,推动其更加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就房产中介行业而言,市场上原来一些挂靠在开发商旗下靠期房转手牟利的房产中介将受到重创,不规范的期房转让将得到遏制,投机者的不当收入将还利于民。比较外地执行“期房限转”政策看,短期内对于限制炒房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也有很多人认为,由于温州房价已经处在一个高位上,无论风险还是炒房成本都“高不胜寒”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在稀释着纯粹炒房者的比例。而“3.1期房限转"无疑是一个警钟,对于楼市的投资者来说,除了资金以外,炒楼时顾虑因素将会渐渐占据上风。无论市场表现还是房产投资心理,"3.1"都将可能是一道"分水岭",成为温州楼市的拐点。"形势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似乎成了业界的共识。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期房限转对目前楼市影响不大,因为经历十、十一月疯涨后,造成的有价无市,使温州二手房市场早已经步入了冬季。看来《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销售和转让管理的意见》将给温州楼市带来什么,结果可能要在春天揭晓。

来源: 名牌时报-上海楼市周刊  作者: 叶浩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