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不针对成人廉政教育中小学德育力推“敬廉崇洁”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日前,杭州市纪委、市教育局、市监察局联合召开了杭州市青少年学生“敬廉崇洁”教育工作指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在上城区试点的基础上,从2005年9月起,在全市青少年学生当中开展“敬廉崇洁”教育。

  在采访中,虽然教育工作者们反复强调这次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历年来的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那样单纯,但他们极力回避的“廉政”二字还是让人隐约感到,即便有着全社会“反腐倡廉”的大背景,校园廉洁教育到底该怎么走,依然是教育者们需要细细思量的问题。

  背景

  外地校园廉政教育连遭质疑

  “廉洁,《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崇敬,推崇尊敬。我们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从小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古今中外人物;崇尚重名节、轻财物的情感;厌恶损人利己的人和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刚打开话匣,有着一年多试点经验的上城区教育局瞿旭平副书记就忙着为这次教育“正名”。她强调说,“敬廉崇洁”是杭州市纪委和教育局联合推广的创新教育,与之前广州等地的廉政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瞿书记的说法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校园廉政教育在国内被谈起大约从2004年开始。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约国,我国开始积极履行公约中“对公众开展反腐败宣传,并在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中开设反腐败内容课程”的条款。尤其在我国反腐败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教育部也希望各地能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和进团队的工作。但是,积极的初衷并不能让人忽视操作中遭遇的难题,育德还是作秀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

  2004年4月,广州市芳村区所有区属中小学正式启动“小眼睛盯大眼睛”的活动,首批12名党政机关干部的孩子获得“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聘书,在8小时之外,对父母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家长贪污腐败。活动一推出,就有评论——让孩子从小“练就”一双盯梢的双眼,难道不会亵渎人类最纯洁的亲情?还有,让孩子盯父母,本身就暴露了监督体制的软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的主任陆玉林甚至在媒体中用了“弱智”、“荒唐”这样的词。

  2004年11月,我省海盐县决定在全县5万余名中小学生中开展廉政教育。与广州不同的是,其针对的是学生们为当干部出现的贿选行为,意在用廉洁教育消除“贿选”。尽管对象变了,但效果依旧让人担心,对成人社会的模仿真的能就此消灭吗?有人笑称海盐的“廉政课”开错了对象,把贿选和腐败的防范问题过早地推给他们,如同“大人生病让孩子吃药”。

  “正因为有了之前的种种尝试,杭州市上城区的8所学校在试点之初都有普遍的畏难情绪。”瞿书记用了“艰难”和“谨慎”来形容当时的情形,虽然工作都在做,但他们都很低调,一直不敢宣传,几个部门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失败,就马上停止。一年多过去了,从现在教育部门着重推广的态度看,至少他们认为,试点还是有成果的。

  试点

  全新德育体系始于廉洁教育

  个例:两个小学生攀比用车

  “我的学校一定比你的好!”

  “为什么?”

  “因为我的学费是7000多(元),你的才1400多(元),而且我们学校有校车接送呢。”

  “校车有什么稀奇,有本事让你老爸开车来接你!”……

  这是发生在一个四年级男孩和三年级女孩之间的对话。虽然听起来是两个小孩在赌气斗嘴,但细想一下,在强化经济和物质的社会,孩子们的观念的确发生了变化。而这些不易察觉的细节,正好成为了杭州教育部门的进行“敬廉崇洁”教育的突围口。

  调查:钱权是孩子身边最大诱惑

  在思想品德课上,有一节为“慎对身边的诱惑”,教材中列出的三大诱惑为“黄”、“赌”、“毒”。但在对200个学生的调查后发现,同学们普遍反映身边最大的诱惑是“钱”,其次是“当班干部”。在解释“为什么要当班干部”时,有四种回答最为集中:“觉得很酷、很‘拿’”;“可以支配别人”;“可以提升自己能力”;“为别人服务”。

  “这就是权力意识在学生中的体现,前两种观念显然是不妥当的。”一直参与试点活动的杭州市纪委副主任郑笑跃也深有感触。她说,因为受社会上一些官本位意识的影响,孩子们对手中的权力、荣誉缺乏正确认识,如果放到长大以后,就可能“追逐权力”、“不守规则”,对“社会腐败见惯不怪”……因此,“为了培养将来的领导人,学校教育成为必要”。

  在试点中,上城区的教育工作者更愿意把“将来的领导人”理解为“下一代人”。“孩子们将来可能成为官员,可能是企业家,也可能是普通的工作人员,甚至是门卫、保安。”瞿旭平说,即使是再小的岗位,廉洁、正直、责任都不是一句空话。他们把“敬廉崇洁”定位于启蒙教育,目的就是从小入手,以“廉洁教育”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构建全新的德育体系。

  典型:于谦诸葛亮都是榜样

  即使是脱胎于德育的廉洁教育,同样也要符合孩子们的认识规律。正面引导成为教育的主要原则。“尽管在我们的宣传媒体上报道的内容大多以反腐案例为主,但在我们的读物中,不能让青少年过多地接受负面影响。”杭州市开元中学的陈红老师在总结经验时这样写道。据几个试点学校介绍,于谦、诸葛亮、任长霞、郑培民等人物都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对象。特别对作有《石灰吟》的于谦,几乎每个学校都组织了参观、了解事迹、谈感想等活动。在感想中,孩子们纷纷写到:“有的人因为廉洁奉公,洁身自好而广受敬重,有的人因为贪污受贿而沦为阶下囚,遭人唾弃。于谦就是属于前一种人。我们应该向于谦学习那种能自律、重清廉的高尚品质”;“于谦用一生谱写了一曲正义之歌,记述了一个动人的传奇,也让我们明白了清廉是何等的重要”……

  效果:孩子告诫爸爸保持警惕

  在一年多的教育之后,一项对25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99.5%的学生认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教育;62.5%的学生认为节俭是“敬廉崇洁”的重要内容之一;94%的学生能明确表示不羡慕坐公车上学的同学;89.9%的学生表明自己会公正地对待好朋友的错误并真诚地帮助他。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有个孩子很认真地对父亲说:‘你的工作是个危险性很高的工作,你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呀’。”杭师附小副校长柴莺介绍说,从孩子受教育到对父母加以影响,这已经是本次活动的“意外收获”了。

  争议

  尽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向杭州全市推进中,有关专家还是再次提醒,在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冲突之下,廉洁教育依然面临着重重困境,仍然需要“谨慎进行”。在采访中,杭州市纪委和教育局的有关工作人员也坦言,虽然各方面都很重视,活动也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但操作中还是难点多多。

  争议一:小时候受的教育能否长期保鲜

  到底有没有必要在孩子们中间开展“廉洁教育”?老师、家长们依旧是各持己见。尤其是初三年级、高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和老师普遍认为,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还要进行与普通德育教育有相似之处的廉政教育,实在有些多余。

  有些家长认为,“廉政教育应该在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抓当官的,抓成人,对尚处在校园里的孩子来说,更像是领导们在抓政绩,带上了过多作秀的成分”;对教育效果存在质疑的同样大有人在:“当现实与教育产生矛盾,让孩子如何去作出选择?”“那些贪官从小也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小时候教育就能保证将来不会变质?”“正面教育和美好现实会不会让孩子们丧失自我保护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水土不服”……一连串的疑问始终找不到最完满的答案。

  争议二:传统美德和廉洁教育内容重复

  在上城区的实践中,试点学校提炼出的几个核心价值观为:节俭,对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修身,对应自律和责任;守法,对应法制意识和对法令的敬畏;为民,对应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还有民主,树立监督意识。在活动的不断推进中,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由此,就有不同的声音:既然这些都是传统的美德教育,为什么还要把廉洁教育作为一个突出点来强调呢?所谓的敬廉崇洁,不就是以往德育教育在新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么?

  争议三:老师自身如何避免社会风气影响

  还有最为难的一点:教育是一种互动,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这在低年级学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家长们的担心是,廉洁教育虽然必要,但作为成人的部分老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上风气的影响。而且即使是在杭州市区,教学水平仍有高下,在向农村推进的过程中,怎样运用教材,怎样让孩子们受到应有的教育,这也让从事教材编写工作的老师难以入手。

  助攻

  国民廉洁教育如同“打预防针”

  “当前,社会腐败现象呈现低龄化趋势。从过去的“59现象”到“29现象”,再发展到现在的“26现象”,腐败主体的年龄门槛日益降低,这是腐败意识低龄化最直接的结果以及最明显的证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政研究室主任程文浩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对于营造全社会的廉洁文化,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基础,有着积极的作用。

  专家说,我国正处于腐败现象的高发期,信息来源过于复杂。少年儿童常会不加(也无法)辨别地照搬大人的做法。例如,报纸上已经出现了对小学生为选班长而搞“贿选”,以及幼儿园的小组长收受同学礼品并给对方以“关照”等事情的报道。这些事情往往被人们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但是如果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其实已经反映出很多少年儿童已具有了腐败意识的萌芽。如果任凭这些意识生根发芽,并且在孩子成年的过程之中被一步步强化,很难想象他们将来一旦走入社会,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权力和利益,将会采取何种态度和做法。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教育,就如同给他们提前打了预防针一样,虽然不能保证在他们走向社会之后一定不发生贪污腐败现象,但至少是“增强了免疫力和抵抗力”。

  专家同时还对此项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表示了关切。“中小学的廉洁教育目前还停留在地方试验的水平上,国家尚缺乏整体的部署;另外,有些人混淆了针对社会大众的廉洁教育与针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这两个概念,从而引发了对于中小学廉洁教育的一些不必要的争议。”程文浩说。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杭州市教科所党支部书记陈凤鸣的认同,“考虑到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思想比较单纯,判断是非黑白的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不能与成人进行廉洁教育一样,用过多负面的内容为教材,而是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他特别指出,廉洁教育作为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实现,在环境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熏陶,切忌随意、盲目地跟风,成为一种“贴标签”搞形式的教育。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