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省府课题痛击“浙江模式衰落说”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几乎等同于浙江2004年的经济总量———浙江跨区域流动资本究竟如何创造上述经济奇迹的?记者日前获得的浙江省委、省政府重大课题“在外浙江投资创业人员及企业基本情况”的相关子报告揭开了秘诀:沿用“浙江模式”。这一结论也反击了从去年开始甚嚣尘上的“浙江模式衰落说”。

  记者得到的“在外浙江投资创业人员及企业基本情况”课题的子报告,分别是浙江省政府驻北京、上海、广东办事处对浙企在三地投资的调查全文或部分内容。“在外浙江投资创业人员及企业基本情况”课题提议者是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目的是全面摸清该省外流民资的进出路径,却在无意间说明了在外浙商正是仰仗”浙江模式“才得以遍地繁荣。

  浙江显然乐见这一“意外收获”。所谓浙江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纽带“集群成长”———数以万计的中小民营企业“扎堆”在一起,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广泛社会化协作,依托专业市场形成内部条状、外部块状的特色产业区,使市场优势与产业优势相得益彰。但从去年开始,由于民资大量外流、企业大量外迁,该模式便被认为“面临危机”,其样板“温州模式”更因GDP增速放缓而被指“正在衰落”。

  但浙江这次调研却有力地回击了这一“衰落说”。该省政府驻北京、上海、广东办事处对浙企在三地投资的调查结果一致显示,“浙江模式”不仅没有“穷途末路”,反而“更上一层楼”———内外兼修:立足大市场,发挥自身在资本、资源利用效能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以拉长浙江经济链条为目标,在内提升经济素质,对外拓展更大空间。

  浙江省政府驻沪办事处调查显示,浙江是市场大省,“崛起和受益于市场的浙商进入上海后,继续运用和扩大这一模式”。目前,在上海,以浙江人创办的大型汽摩配市场为核心,聚集了上千家从事汽摩配销售企业;上海周边则出现了上百家浙江人投资创办的五金、礼品、鞋业、服装、皮革、农产品等专业市场。浙江省政府驻粤办事处调研认为,浙商在粤投资创业,“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延伸,基本沿用了浙江的生产经营模式,使浙江民企成为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目前,在广东的眼镜、皮鞋、化妆品等专业市场中,有6成以上是浙江人在经营。

  浙江省政府驻京办事处调查发现,浙江人在北京创办的比较有名的大型专业市场有30多个,“红门鞋城、百荣世贸商城、金开利德市场等都刚建成开业,生意红火。”但报告也披露了省外浙企因产业层次低而导致的“产业升级”隐忧。在北京,浙江企业有7万多家,但79%从事服务业,且主要集中在商贸,而非金融、信息服务等相对高端领域。而在上海,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此前调查,由于过多局限于传统产业,竞争力缺失,从前年至去年底,已有近3000家浙企被迫从上海市场退出或转产。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徐益平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