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美国CBS挑起义乌假货风波 义乌模式困惑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04年8月,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杂志》专栏做了一个名为“世界最大的假货市场”的电视片,报道了中国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片中,一家做运动鞋的老板在镜头前炫耀说,最新的Nike运动鞋到了这里,4天后就能够大批克隆,每双只要4美元。电视记者还发现,3000美元的Callawry高尔夫球杆,在这里花275美元就可以买到。CBS称,他们在采访时发现,执法人员与造假者关系亲密,严打行动像猫鼠游戏。

  报道援引长期研究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美国俄亥俄大学Daniel Chow教授的话说:“当地专业人士告诉他,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90%是假货。但是批发市场是当地工商部门投资的,也是当地的经济支柱,直接影响到当地税收和工商局的管理费收入,有的政府官员甚至有股份。”

  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局长陈如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报道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描述并不真实,他对美国该报道中关于执法人员的描述感到义愤填膺。

  义乌到底有没有假货?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福田市场、中国小商品城和服装、副食品小商品城里,总共约有几万家商铺。日前记者赴义乌实地采访,随机暗访了多家商铺,尚未发现出售仿冒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的商品。

  一家玩具商铺老板的话颇具代表性:“五六年前,义乌的假货是比较多,但现在你要再靠卖假货是混不下去了。做得好的一般都有自己的工厂,生产有自己品牌的商品了。”

  据称,近年来义乌加大了打假力度,当地人几乎都知道打假举报电话。由于在当地举报的赏金高于周边地区,一些假冒产品在运输途中过境义乌时,也常常遭到举报者的举报。

  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局长陈如林说,过去比较容易出现假冒侵权的情况集中在服装、皮包类商品,但目前在正规市场上也几乎绝迹了。比较难以打假的是地下市场,由于相当隐蔽,难以发现。一般情况是,有人拿来一个外国品牌商品,找商铺老板进行“贴牌加工”,也叫“来样加工”。

  当地一名媒体工作人员指出,实际上,目前义乌正规市场上的小商品绝少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假”、“冒”、“伪”,大量存在的是“劣”的情况,即便宜货。一分价钱一分货,义乌市场能在全国乃至全球小商品市场胜出,法宝就是“便宜”。

  危机公关意识淡薄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负面新闻,地方政府所暴露出的“危机公关”意识的淡薄。

  CBS“60分钟”是美国调查类电视报道的先驱,是美国惟一一个定期播出的时长为1小时的新闻专题节目,每周在全美349个电视台播出一次,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被誉为公共事务节目的“旗舰”。可以想像,其“世界最大的假货市场”的报道对中国(包括义乌在内)的海外形象及海外市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而久远的。然而,义乌地方官员除了坐在办公室里指责这档节目报道失实,纯属子虚乌有外,几乎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加以补救。

  当记者问“如果对方报道失实,政府为何不诉诸法律?”一位主管宣传的官员的回答居然是:“人家远在美国,地址都不知道,怎么交涉?”

  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义乌花费大量金钱在国内媒体做形象广告,并准备进一步投放海外媒体;另一方面,对于有损于义乌乃至整个中国形象的国外“失实报道”,他们束手无策。

  这期间,根据CBS的报道,国内一家中央大报下属的一份报刊也刊发相关报道,题为《美海关称假货六成来自中国,义乌市场被西方曝光》。此后,经义乌政府交涉,此家报刊进行了道歉;一家进行转载的门户网站也被要求取下此文。

  即便如此,CBS“60分钟”的报道还是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一位网友根据该报道的主要内容,撰写了《义乌模式是体制之耻》一文,认为“义乌模式之耻,却正是体制之耻;不改变这样的体制,正是中国人之耻。”在论坛上引起持久的争论。

  实际上,近年来关于义乌的负面新闻并不少,内容几乎集中在“假货市场”和当地的“圈地狂潮”,其中有基本属实的,也有失实的。面对这些负面报道,除了被动地交涉之外,相关部门的公关应对能力显得乏善可陈。对此,上海一位公关公司的从业人员分析:“就像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一个地方政府也不可能永远没有负面新闻。但是面对负面报道,地方政府往往显得低调古板有余,灵活应变不足,更遑论危机公关。”

  “义乌模式”还能走多远

  去年义乌主办的小商品博览会,共吸引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外商,受到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

  从浙江中部山区的一个小县城,发展到目前略具气象的商贸都市;从一个农村集贸市场发展到今天集产品展示、代理批发、厂家直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义乌确有其成功之处。2003年,义乌市场成交额达287.3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248.3亿元,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成交额榜首。

  通常,义乌模式被归结为:一个庞大、高效、结构复杂的市场以及依托这一市场展开的大规模产业分工与合作。对此,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王祖强也曾撰文指出,义乌模式的鲜明特色是:由“鸡毛换糖”开始,利用市场先发优势和集聚功能,发展以小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业,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城市的联动发展。

  但近年来,关于“义乌模式还能走多远”的忧虑开始频频见诸报端。据北京一份工商类报刊的报道,义乌“整个市场的利润已经被摊得很薄,只能靠一定的数量级来支撑;随着各地对义乌模式蜂拥而起的克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义乌将直面生死关头:其一,商品本身价格已近底线;其二,随着市场的日渐拥挤,客商的经济活动成本在上升,边际效益呈现下降的趋势。”

  而王祖强提出的建议是:“国内外新的经济发展态势表明,义乌小商品市场若只有低成本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优势,因此,义乌的多种优势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超越小商品市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形成新时期的综合性的义乌模式。”

  海外市场的警示

  据美国CBS《60分钟杂志》的报道,“美国俄亥俄大学Daniel Chow教授认为,如果考虑转口贸易的因素,80%被美国海关截获的假冒伪劣产品都来自中国。而据美国海关的数据,2003年,在美国口岸被查获的假冒产品中,来自中国内地的产品占了66%,远远高于居第二位的中国香港5%和第三位墨西哥的4%。而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各口岸查获的仿冒产品,中国内地仍然占58%,远远高于南非的7%,俄罗斯的6%和中国香港地区的3%。”

  据报道,中国假货进入美国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美国的电视台和报纸经常对此进行评论报道。一位女士在电话讨论中说:“以前还以为政府是为了转移我们的视线,对中国有其它企图,后来我真的发现越来越多的名牌皮具在街上出现。”由于明年中国将不再限制国内企业进出口,很多美国人担心假冒伪劣产品会更多,因此希望中国加大打击力度。

  不管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何,西方舆论导向已经相当明了,而中国小商品因他人或自身的原因在西方市场受到歧视和打压,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温州鞋子进入西班牙乃至欧洲市场的中转站之一埃尔切市,当地打出标语:“把埃尔切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把运送亚洲鞋子的集装箱全部烧光!”并发生了中国鞋商铺遭焚事件。在北非摩洛哥,当中国批发商在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开设商店后,引起一阵恐慌,今年9月当地一份报刊就此报道的标题是:“小心,中国人登陆!”

  对此,观察家认为,除了采取外交及法律途径维护正当权益外,中国的小商品市场也应以此作为警示,进行自我反省。据估计,中国每1万美元GDP的能耗是日本的40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如果中国的出口商品都按国际标准实施环保措施,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将丧失殆尽。

  另外,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的出口商品,绝大多数是服装、鞋帽和其它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因此,出口商品实际上就是出口劳动力。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还将保持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制造”不应只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更应打出自己的品牌。


来源: 慧聪网   作者: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