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大城市里打工没钱租房子 破烂王废船上安家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0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不回家过年,趁春节加班

  老伴在杭钢附近的张家塘社区捡垃圾,是承包性质的,固定在这个小区捡,每天要上缴10元承包费。

  “现在干这活的人多了,竞争也激烈,能承包到已经很不错了。好的话每个月能赚500块钱,没垃圾的话就只能赚三百块左右。不过,比在老家种田强,捡垃圾这行当不要本钱,不要技术,只要肯吃苦、不怕没面子就行。你愿意干的话,日夜捡都行。”

  史阿姨告诉记者,湖畔的一些船上人家主要来自于苏北,也有安徽、河南等地的外来民工,大家觉得买船住比较实在,又是固定资产,以后不要的话也还可以卖点钱。他们在老家大都是种地的,但连自己都喂不饱。除了种地又没别的事可干,出于生存需要,他们才出外谋生。

  他们言语中透出的质朴,丝毫没有外人想象的那种自卑。

  又一个春节快到了。和往年一样,史阿姨夫妇决定不回家,继续在杭州的拾荒生活。“因为过年这段时间‘竞争的对手’会少一些,过年的垃圾又会多一些,是赚钱的好机会,同时又可以节省几百元的路费。”这两天,他们寻思着去捡一个破旧的大红灯笼,准备挂在船头,热热闹闹过个年。

  拼命捡垃圾,供儿上大学

  这里的空气凝结着肮脏的尘埃,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恶臭。约15平方米的小船里,堆满了三四米高的破旧纸板箱、易拉罐和塑料瓶等废品垃圾。小山似的垃圾堆旁摆着两张床,铺着几层泛着黄黑色的被子。床旁是一只老式的煤炉,桌上三三两两地放着几副碗筷。这是拾荒者高忠良的家。

  记者长时间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体验着他们艰辛的人生和贫穷生活培育的简单快乐。

  “请别见怪,将就一下”,高忠良递了一条由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的小板凳。“也不给你倒水了,你肯定喝不习惯我们这里的开水。”直截了当的话让记者有点尴尬。高忠良和妻子也都来自江苏。在这里,他们拼命地捡着垃圾,节衣缩食一点点攒钱,攒够了,再寄给远在家乡上学的孩子以及不能自给的老人。

  高忠良告诉记者,把废品堆放在船上,很方便,那些收购的人也很乐意合作,过一段时间来收购一次,货源固定,量又相对比较大。“现在卖个啤酒瓶可以赚3毛,一个矿泉水瓶可以赚1毛。”日子虽然十分艰苦,但提到正在上学的孩子,高忠良夫妇露出一脸希望。妻子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份稳定的工作,有个好的未来。现在这么辛苦,也是希望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准备点大学学费。他们是瞒着孩子来杭州拾荒的,孩子到现在还以为母亲是在外地打工。

  记者与夫妇俩开心地交流了很长时间。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谨慎地躲闪着记者的镜头。在他们心里,从未将自己融入这个城市。尽管贫穷,但几乎每个人嘴边都挂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没什么丢人的。”

  高忠良全家的吃住都是在这些废弃物的包围中完成的。从高忠良间歇的哮喘中,记者隐隐感到大量受污染的废弃物,已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前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贺一祺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