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杭州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老文化远去 该拿什么来拯救杭州的“老字号”?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0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视点旁景:那一道老去的风景

  大华书场在老字号里算是年轻的,但是1952年开设的书场却不可避免地老去。

  据大华书场的经理朱自通介绍,刚解放那阵子杭州的书场有六七家,比较知名的有三元、大华、西园、老中国等,那个时候听书很便宜,一毛两三分就可以听一场,由于当时文娱项目不多,再加上评弹界的知名演员正当红,书场的生意很好。下午说一场,晚上说一场,大华的600个座位还是场场爆满,尤其是请到一些名演员汇演的时候,票子卖完后再卖加座,加座卖完了,有的观众只要求站在那里,能听到说书的声音就行了。

  文革期间,书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好几家书场消失了,三元改名叫新艺,西园变成了招待所,只有大华的字号依然没变。“四人帮”倒台后,搞了类似于样板戏的现代评剧,书场又渐渐活跃起来。

  20世纪90年代,杭州的旧城改造又给书场带来动荡。1994年5月,大华书场搬离了原来的旧址积善坊巷,但是由于老房子与政府还给书场的新楼之间有着80万的差值,书场一下子还不能搬进去,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把新楼租给别人,自己再去租场地。从1994年5月到2001年4月底,大华书场转换了6个场地,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再加上旧城改造,一些书场的老票友外迁,书场的生意也大受影响。

  2001年5月份,书场终于搬进了新址,6月份的时候,朱自通琢磨着能不能恢复书场的夜场演出,于是请来演员,连续搞了4个月,但是情况很不好,最多的时候来了40个人,平均二三十人,由于票价较低,只有4元,卖票的收入连支付演员的演出费用也不够。

  朱自通告诉记者,他曾经搞过评弹沙龙,曲艺茶吧等,想把书场的人气搞活,但由于种种原因都失败了。

  2003年的国庆节书场由原来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转制成了股份制,一共有7名员工。朱自通坦承,由于后来三元、西园的员工都并入了大华,因此书场的负担还是比较重的。

  “我现在就指望哪个企业能发发善心,在书场冠名,赞助几万块钱,那样书场就能生存下去,毕竟,在江、浙、沪二三百家书场中,大华书场还是名列前茅的。”

  记者告别的时候,评书演员正在抑扬顿挫地说着《岳传》,书场里坐了七八个中老年人,正听得入神。

前一页  [1]  [2]  [3]  [4]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董碧辉 李玲玲 陈欣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