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有群“千分之三”人支撑着稀有血型库不枯竭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1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闻视角】春节,雨雪绵绵,然而,杭城热血沸腾。

  来自杭州市献血办消息显示,春节长假7天,一共有599人自愿参加无偿献血,共献血211800毫升,同比增加了39300毫升。尤其是情人节这天,共有206人参加无偿献血。

  大年初四的下午,在武林广场采血点,记者见到了一位稀有血型的献血者———建德人郑虹,O型Rh阴性。这种血型,拥有比例仅为千分之三!

  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震撼而感人的事实:

  在杭城,常见的ABO血型偶尔会出现血荒,而人群拥有比例仅为千分之三的稀有血型Rh阴性血,却从未告急过,这是因为,有一张由472人共同编织的生命红网,在默默支撑着省血液中心的“稀有血型库”。

  男孩身上流着5位陌生人的血

  去年12月15日晚6点半,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黄敏、下城公安分局武林派出所的吕毅和省工商业联合会的兰先生先后冲进省血液中心的献血大厅,血液中心公共关系部的工作人员阮锡金这才松了一口气———19岁男孩姚坚有救了!

  姚坚是杭州第四机械学校的学生,12月9日,他在毕业实习时不慎受伤,被送到省人民医院急救。医生确诊:小姚为广泛性挫伤,头部、肺部伤情都非常严重,由于内脏大量出血,他的血色素低于4克,不到正常人的1/4,必须立即输血抢救。

  检查发现,小姚的血型是稀有的O型Rh阴性。然而,就在小姚受伤前几日,杭州、建德、嘉兴等地的医院陆续接诊O型Rh阴性血的病人,省血液中心原库存血已经不足。

  第二天,省献血管理中心紧急在全省范围内调集O型Rh阴性血;省血液中心也迅速启动了稀有血型应急名库,与在杭的O型Rh阴性血者联系,希望他们前来献血。

  当天下午,5位与小姚素不相识的O型Rh阴性血者,赶到省血液中心献血大厅,挽起了袖子,无偿捐献了6个单位(一个单位相当于200毫升)的血液。

  不到一星期,小姚身上输入了22个单位的O型Rh阴性血,相当于更换了全身大部分血液,他的病情逐渐好转。

  据了解,这种发生在省血液中心的突发事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几乎每个稀有血型者都有过一段挽救他人生命的动人故事。因为他们知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千分之三”人都能随叫随到

  “怎么,我的血有问题?”

  每回有新资料入库,资料库负责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电话告知其本人,这时,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诧”。做这个工作已有些年数,省血液中心公共关系部阮锡金说,他至今仍常常被感动。

  “你的血很稀缺,如果需做手术,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备血……”第一次电话中,还要说明,“如果其他稀有血型者需要用血,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没问题,只要我在杭州就一定来。”只有这样的一句口头承诺,平平淡淡却很守信。

  “因为我们都属于这千分之三,关键时候还要互相救命。只要和我血型相符,需要我献血,我一定会随叫随到的。”蔡海兵在省武警总队当了7年武警,快人快语的他一和人聊起献血,就显得非常激动。他曾经在2003年的时候挽救过一个患白血病孩子的生命。“我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的人,02年,当得知自己是A型Rh阴性血型时,起先还觉得挺奇怪,以前只在报纸上看到过,没想到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现在每年两次定期献血400毫升,坚持了三年,已经献了3200毫升了!”蔡海兵自豪地说,“献血对身体没有坏处的,一年下来我连小感冒都很少有啊!”

  比父母还亲的“血缘关系”

  省血液中心每年都会召开一次稀有血型者联谊会,每次,那些原本素不相识的献血者,都会激动地互相握手,互留联系方式,彼此间异常“亲近”,像有了真正的血缘关系一样,甚至比亲人还亲,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亲生父母也未必属于这“千分之三”。

  范立平,浙江省旅游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03年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被发现属于稀有血型:B型Rh全阴性。

  “当时,我真的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同时也感到很孤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后来,通过省血液中心每年举办的稀有血型者联谊会,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朋友后,心里的负担才放了下来。”范立平说,从此,他变得乐观了,不再觉得孤单了。

  去年7月2日,省儿童医院有一名刚出生的婴儿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需要换血抢救治疗,而这个孩子的血型是B型Rh全阴性,连他母亲也无法为他输血。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当范立平一接到求助电话后,他立即赶往血液中心,献血400毫升。

  自己挽救了一个小生命,范立平感到自豪,同时,想到当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也会有人毫不迟疑地挽起袖管,范立平觉得自己很幸福。

  一年两次献血让血库不枯竭

  Rh阴性血,是一种稀有血型,在普通人群中仅占千分之三的比例。

  杭州人口约有600多万人,如按0.3%的比例计算,应该约有1.8万名Rh阴性稀有血型者。但是,目前杭州登记在册的稀有血型者仅为472人。

  据省血液中心主任严力行介绍,1996年,中心建立稀有血型名库,对所有献血者的血样进行稀有血型筛查。

  2001年2月,中心建立了稀有血型冰冻库,血样一旦测出是Rh阴性,整袋血立即被放入稀有血型冰冻库保存,献血者的信息也被调入“稀有血型资料库”。稀有血型者所献的血,经过检验合格后制备成冰冻红细胞,存放在零下80℃冰箱内冰冻可保存长达10年之久。

  目前,登记在册的稀有血型者已有472人,2004年全年一共采集了471人。这472名稀有血型者都是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陆续被发现的。

  据统计,从01年2月到04年12月31日,血库已用去冰冻Rh阴性红细胞1600个单位,相当于32万毫升,不冰冻的Rh阴性红细胞用去了534个单位(相当于11万毫升)。也就是说,4年来临床用血43万毫升,须平均每年要712位Rh阴性血型参加固定的无偿献血才能保证。相当于目前稀有血型名库在册的人每人每年献两次血才能满足临床的急救。

  据悉,省血液中心的稀有血型库之所以会“永不枯竭”,是因为一些稀有血型者每隔6个月准时献血。

  虽然登记在册的稀有血型者已有472人,但在需要时,实际供血的不过几十人。因为不少人在献血时留下的电话往往是无效的,比如毕业离校或工作单位发生变更等。更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遇到突发事件,电话打通了,对方确实工作比较忙脱不开身,不能来了。如此一来,原本就不兴旺的阴性血型者花名册大大“缩水”。所以,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都会做跟踪回访,确保跟献血者保持联络。

  省血液中心曾向社会公布过稀有血型咨询电话:85167833,但是,打进电话愿加入阴性血献血队伍的市民并不多。

  据悉,上海市血液中心目前正在协调开展覆盖全国56个民族的稀有血型筛查项目,中国稀有血型库将可能在上海诞生。

  稀有血型的临床供应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国际上,当医院和当地的血库中找不到相应的稀有血型的血液时,就会向国家稀有血型库查询、直到求助于国际稀有血型库。

  “如果临床中有更多的稀有血型,杭州每年至少可以挽救上百名稀有血型病人。”省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血型参比室的洪小珍医生说。

  “但是,由于人种不同,在我国稀有的血型在国外可能就不是稀有血型。所以稀有血型方面的国际协作、资源共享至关重要。”

  Rh阴性血型的奥秘人类的血型一般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在这4种重要血型里,还另外有一种特殊的因子,叫做Rh。在普通人群中,Rh阴性血型的概率为千分之三。

  Rh血型是医学专家在1940年发现的。当时,医学专家将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得到一种免疫抗体,这种血清中的免疫抗体不仅能凝集恒河猴的红细胞,而且能凝集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从而证明了这些白种人的红细胞与这种猴子的红细胞上有共同的抗原,因而便取恒河猴的英文字头“Rh”作为这种抗原的名称。有Rh抗原的称为Rh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Rh阴性血型的危险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和新生儿溶血症。

  因此,Rh血型检查和ABO血型检查同等重要。需要注意的是,Rh阴性的孕妇妊娠后必需须市中心血站进行Rh血型鉴定并测定是否有免疫性抗Rh抗体,以防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所以,越早知道自己是Rh阴性越有好处,医学专家介绍,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验Rh血型,如果手术时输了Rh阳性血,就易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女性在怀第二胎时易因溶血而流产,头胎怀孕时最好不要堕胎。


来源: 青年时报  作者: 时报记者 宋意丽 文 陈琦 通讯员 吴一平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