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渐重——送礼开销高过赡养费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支出已经成了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吃的支出。记者对杭州市的32户居民进行了随机采访,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的超过了一万元,最少的也有1900多元。人情消费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张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碜,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5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我送礼的钱就达到5000多元。”
省城调队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一二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赠送支出356元,其中人情消费温州最高,人均达到675元;杭州和宁波的人均人情消费都在300元左右。
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只是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主要的消费。浙江省城调队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最近5年间浙江省城镇居民捐赠支出(人情支出)年均递增9.7%。2004年有85.1%的居民家庭有捐赠支出,户均支出3127元,占家庭总支出的6.2%,人均捐赠支出为948元。
省城调队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居民家庭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购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其中转移性支出又包括个人所得税、捐赠支出、赡养支出等。捐赠支出是转移性支出中最大的一块,远远超过赡养支出,2004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赡养支出为389元,不到捐赠支出的一半。
随着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人情类消费的增加已成很多人的沉重负担。那位在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一万多元的李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说,他去年人情消费共2.8万多元,而一年总收入也就是8万多元,人情支出超过了孩子学费。
李先生家的收入属于中等偏高的,这些人情支出可能还能承受,但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人情类支出的增加让他们感觉到沉重。记者在杭州市仓基社区遇到了陈女士,她现在已经下岗了,丈夫收入也不高,一年加起来才两万多元。如今,每当过年,她就发愁:“过年了要走亲访友,总要送些礼物,太低档的又拿不出手,一个年过下来也得花几千元钱。如果平时再有人结婚什么的,我们都觉得挺为难的。”
有关专家表示,人情消费不断攀升对居民正常的消费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内需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严重制约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居民的生活。
据浙江省城调队调查,2004年浙江省城镇20%低收入家庭户均捐赠支出81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4.6%,占家庭总支出的3.8%。低收入家庭每月平均68元的人情消费支出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消费,而且随着养老保险、住房、医疗、教育改革的推进,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也随之增加,面对如此名目繁多的人情支出,就更显得捉襟见肘,部分家庭只好通过抑制正常消费来应付人情支出,本应该在市场上流通的资金却在家庭与家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影响了正常的消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