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行卡,肯定是好事。初始,大家都没经验,出现一些问题也可以理解。但一段时间以后,对在使用银行卡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必须加以规范。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到位。”
何也可口中的第一个“没有到位”,直指银联方面收取刷卡手续费,是为了收回诸如POS机等固定成本以及一些交易流程中产生的费用。
据中国银联杭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刷卡消费其实是这样一个过程:消费者持有银联标识的A银行的银行卡,在B银行POS机上刷卡消费,交易成功的金额通过银联网络进入银联的账户。之后,银联又通过这个网络将资金划归装POS机的B银行账户中。B银行根据规定,从交易额中拿出一定部分(0.8%~2%不等)作手续费。这笔手续费由A、B银行和银联按75∶10∶15的比例分配。
问题来了。“很简单,做生意就要投资。把投资成本摊到用户头上,天下哪有这么划算的事情?”何也可如是反问。
坊间还有人拿出中国电信取消了固定电话初装费的例子,称银行此举,不光与市场行为相去甚远,更早已到了亟需反思之时。
刷卡费的价格设计存在问题
第二个“没有到位”,则显得更为尖锐。
“刷卡手续费是谁来定的?是什么性质?现在看,很明显,刷卡费是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来定的,是银行说了算,是单方面条款。这是一种垄断性的定价行为。”何也可非常坚定地认为,银行是金融企业,确定刷卡
手续费应该是一种价格行为,它的价格水平应由市场调节。
而何也可的观点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同。浙江华浙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告诉记者,银行卡刷卡手续只要得到物价部门的批准,应该说就是合法的。但这笔费用的确定却是一个“合法而不合理”的结果。
该律师表示,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首先就应倡导公平的观念。商家对这家银行的刷卡费不满意,可以选择,或者双方可以再商量,可以“讨价还价”。但绝不是像现在这样,银行一家说多少就是多少。
“至于刷卡手续费,倘若真要收取,也应明确其性质。”何也可说,他认可把该手续费看作是“银行的服务性收费”。但前提是:该收费必须遵循《价格法》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