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日本紫菜进口开禁 浙江难吃对日出口“头口水”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2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紫菜输日新近开禁

  这几天,宁波隆信紫菜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彤一直很兴奋。依据日本经济产业省贸易管理部农水产室本月18日发表的一则新闻简报,自2005年度起,作为世界第一紫菜消费大国的日本废止以往进口紫菜原产国仅限于韩国的措施,进口配额总量为4亿张。这是自我国商务部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公开2005年紫菜进口配额方案的主要内容。

  “日本每年消费干紫菜和调味紫菜约100亿张,对我们紫菜生产企业来说,未来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吕彤说。

  这一消息对广大的沿海渔民也意义重大,因为紫菜是我国近海养殖的一项重要产品。但长期以来,日方规定只有原产于韩国的干紫菜和调味紫菜才享有进口配额。我国产紫菜尽管与日韩产紫菜属同类品种,在养殖加工方式、产品规格和品质等方面也大都相同,却一直不能直接进入日本市场。日方的这种歧视性贸易壁垒严重损害到我国紫菜产业利益。自2004年4月22日起,我国商务部对日本有关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了为期6至9个月的贸易壁垒调查,这也是我国首次针对外国政府的进口管理措施开展的贸易壁垒调查。在与日本农林水产部等部门先后举行多次磋商后,日方终于承诺在今年解决这一问题。

  浙江紫菜仍难吃“头口水”

  我省是我国紫菜养殖的主要省份之一,紫菜养殖也是广大近海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日本紫菜市场出口商机初现之际,浙江紫菜能否顺利吃到对日出口的“头口水”呢?

  宁波市是我省紫菜养殖主要基地,目前该市紫菜养殖面积达2.5万亩,年产4000余吨。宁波市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陈锡刚认为,长期来看,此次开禁肯定是浙江紫菜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但由于我省以坛紫菜养殖为主,日本市场所需的条斑紫菜养殖比例不到10%,因此,在短期内浙江紫菜企业很难吃到对日出口的“头口水”。

  不过,浙江紫菜企业要在今年打破对日出口的零纪录还是有可能的。据陈锡刚介绍,宁波市在1992年前后曾在鹤浦等地大规模试养过专供出口的条斑紫菜,一些加工企业也先后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条斑紫菜加工设备,但其后由于出口受阻,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又都转向坛紫菜生产。现在日本市场初现曙光,必将鼓励一部分企业重新从事条斑紫菜生产。

  要走精深加工这条路

  一项统计表明,近3年来,我国紫菜养殖面积和干紫菜产量虽然不断上升,紫菜业利润率却从2001年的25%下降到2003年的5%左右。国内紫菜市场颓势已显。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世界第一大紫菜消费国,日本开放市场对浙江紫菜产业发展的长远意义自然不言而喻。然而,要在日本市场扎根也并非易事,据介绍,与坛紫菜相比,条斑紫菜产量较低,更适宜于精深加工,而我省紫菜产业长期停顿于粗加工上,精深加工能力一直是软肋。洞头县海洋渔业局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该县年产坛紫菜干品2000多吨,但全县只有两家在2002年创办的紫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仅200吨,其余紫菜均以手工简易加工而成,与精加工产品的价位相差5至20倍之多。除此之外,缺乏现代营销手段、没有自有品牌等也无一不是浙江紫菜对日出口的障碍。因此,对浙江紫菜而言,要做好日本市场,要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养殖结构。(浙江日报杭州2月21日讯)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刘刚 斯欣宇 倪洁文  编辑: 欧阳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