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2004活力浙江 正文
   

务实的脚步——三位受访者眼中的宏观调控

www.zjol.com.cn  2004年12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宏观调控,就是让我们更加注重集约化——“不仅要看每亩地投资多少,更要看能产出多少!”

  “土地的压力去年就遇到了,但那个时候要收回一些闲置地压力很大。今年宏观调控的大环境,正好是我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个良机,尽管也遇到一些新的困难,比如安置拆迁农民的建房用地卡住了,间接影响了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在张耕眼里,宏观调控蕴含着更多的机遇。

  去年新任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后,他就遇到了土地的尴尬:一方面是部分进区企业圈了地不用,另一方面是想进来的项目却一下找不到合适地块。当时他就提出,要根据有关规定收回那些占而未用的土地。当时一些人不理解:“当初是你们千方百计招我们进区,现在怎么翻脸不认人,要收地?”

  张耕说,这次调控为我们及时收回闲置土地创造了外部环境。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超过期限没开发的土地全部收回。他们还抓住我省开发区清理整顿时机,收回了滨江区所属一些乡镇工业园区的土地,纳入全区统一规划,按照统一政策及建设标准,并优先向高新项目供地。

  驱车绕开发区一周,记者看到,已收回的土地派上了大用场,有的建起了软件园,有的成了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开发区收回的最大一个地块上,美国马尼托瓦公司生产研发大楼已盖起一层高,这里很快将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制冷机生产基地。

  但按照张耕的设想,高新区的进入门槛还应该更高些,要多引进像UT斯达康那样的项目,这家企业占地两三百亩,今年的产出将超过200亿元。“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是要瞄准用地少、技术新、产出高、无污染的项目。”张耕说。

  曾有一些投资很大,但用地也很大的项目要求进区,却被拒绝了。其中一个港资化工项目,尽管投资规模达10亿元,由于占地太大,且可能会带来轻微污染,被拒之门外。

前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张燕  编辑: 杨晓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