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湖州:率先取消GDP挂帅 新型政绩考核尝甜头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2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两年前,浙江省湖州市在全国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在干部政绩考核中率先取消“GDP挂帅”,代之以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情况、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改善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进步状况四项新指标。有人拍手叫好,称之为“石破天惊的改革举动”;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不强调考核GDP,那考核什么?”

  对此,力主改革的市委书记杨仁争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GDP挂帅”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成了“增长率是硬道理”、“GDP增长是硬道理”,以致GDP考核成了“一俊遮百丑”。曾几何时,“GDP挂帅”的考核体系,使湖州干部的从政行为发生了不小的扭曲。那时,各地都把多引进项目看作多上GDP的头一条“捷径”,把“招商引资”指标列为干部政绩考核中仅次于GDP的第二位指标,分解到了几乎所有干部的头上。结果,为取得“优秀”考核成绩,大家都竭尽全力吸引项目,圈地搞“开发区”,压低价位批租土地,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全然不顾这些项目可能带来多少恶果。

  “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少地方违背经济规律,盲目上项目,造成大量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经济腾飞,多头‘欠债’,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杨仁争认为,“以GDP为惟一的发展倾向后患无穷。而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依靠教育和引导,更有赖于制度的保证,也就是说,必须要改革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实行新型政绩考核两年多来,实践效果如何呢?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记者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湖州许多领导干部的观念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政绩观正在走向端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领会了一个道理:抓政绩不能不抓GDP,但单打一只盯着GDP就错了。从实践看,在这个市,急功近利的事确实做得少了,讲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事明显多起来了。从经济增长来看,该市的GDP增长幅度在全省虽不算靠前,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这两项指标,却在全省算得上名列前茅,有一年还占据了“首席”位置。这足以说明,这个市的经济不但在增长,而且增长给群众带来了实惠。还有两个例子也能说明问题。

  一个是该市所辖的长兴县。过去该县小水泥、小蓄电池等高污染企业遍布各地,光一年被长兴人“吃”下的烟尘就超过2000吨。县里不是没看到这个污染危害,也曾几次下决心整治,可是一想到一年几十亿元的GDP产出,就又不敢动手了。现在,由于干部们卸掉了GDP考核压力,终于下决心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无法控制污染的企业,则一律作了关停处理。环境的明显改善,带动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明显改善,近年来该县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财政收入增幅十分喜人。

  另一个例子是著名“竹乡”安吉县。过去曾因本县工业基础薄弱而把招商引资摊到每个干部头上严加考核,令不少人为这个县的天然绿色环境岌岌可危而担心。改革考核制度后,这个县丢掉了思想包袱,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口号:“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在新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针对自身优势,果断调整发展方向,在干部考核中,使环保指标的“权重”压过了引进项目数量的指标,引导全县干部端正了政绩观和发展方向。有一次,外地有一个投资额达2000多万元的大项目想进入该县,在过去这肯定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现在却因为这是个污染项目而被县政府“婉拒”了。然而,少引进项目并没有阻碍该县经济发展,相反,本地的旅游、竹加工等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却突然提速,后劲越来越足。

  据了解,在整个浙江,湖州实施的干部政绩考核改革只是一个代表,类似的改革在绍兴、宁波等地也在悄然进行。这说明,浙江经济的发展已经迈入一个上层次、重质量的新阶段。为迎接这一新阶段的到来,各地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以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来源: 半月谈-新华网  作者: 黄国文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