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热点透视 正文
   

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2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两会”代表、委员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约请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同志就此问题作了解答。省人大代表、临海市哲商小学特级教师王金兰问:农村孩子无法进入比较好的学校,农村学校从硬件和软件上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家长,开始把孩子送进城里接受好的教育,但大量农村孩子的教育环境还是与城市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努力缩小这种差距?

  省政协委员、丽水学院副院长李江波问:由于教育质量上的原因,不少贫困山区的学生,很难跨入大学校门,城乡教育资源上的差距非常大。对于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实施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工程、减免欠发达地区贫困学生的学费等,政府还有什么新的举措?

  省教育厅计财处副处长韩剑答: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的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省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并努力解决。省政府已经提出,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扶困助学的力度,努力为农村学子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一瓶霉干菜吃一个星期”,这对贫困山区的学生,过去是司空见惯的事,但现在正在成为历史,由各级政府每年投入120余万元的“爱心营养餐”工程,让1万名学生每周都能免费吃到肉、蛋等食品,学生的饮食条件得到改善。这项去年由政府推动的困难学生营养餐工程,今年我厅计划在全省全面推广。

  政府除了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力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外,还要尽可能为山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根据省教育厅去年出台的文件规定,高级教师职称比例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以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并规定凡晋升高级教师职称的城区学校教师,均应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一年以上。同时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争取到2007年,所有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都有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都有教学收视点和光盘放像点,这样农村学校学生可以不出校门,通过放像设备同样能听到优秀教师的授课了。另外,去年以来,省教育厅重点加大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力度,仅去年我省各级就投入建设资金54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

  为了帮助城乡困难人群子女就学,省教育厅2003年6年出台了对低保、孤儿、革命烈士子女等五个类别的学生实行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规定,去年有30万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得到了1.5亿元的资助。今年计划将保障对象进一步扩大,新政策将惠及那些虽够不上低保但生活确实困难的家庭。

  通过财政补助、学校减免学费、争取社会资助等方式,过去3年来,我省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等群体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同时我省进一步完善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对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救助体系,去年全年共安排国家和省级奖学金1500万元,奖励学生4700余人,省财政安排国家助学贴息贷款660万元,帮助困难学生1.85万人。值得欣慰的是,我省去年没有发现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上不了大学的情况。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汪成明 黄宏 实习生 叶璟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