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热点透视 正文
   

全面保障:梦想并不遥远

www.zjol.com.cn  05-03-1 10:3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特邀嘉宾:

  省人大代表、临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学武

  省人大代表、杭州古荡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蒋坤庭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朱祖德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邬金水

  主持人:本报记者施晓义实习生胡妮娜

  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主持人:如果全社会有了理想的社会保障,那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到那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会怎么样?

  邬金水:从根本上说,社会保障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我省GDP已超过1.1万亿元,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我认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运行更加平稳,百姓安居乐业。

  朱祖德:理想的社会保障,使百姓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得到安全可靠的保障。尽管目前我们的社会保障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具有符合中国国情、广覆盖、发展态势良好的特点,浙江有构筑良好社保体系的经济基础。社保体系将使百姓“难有所助、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使下一代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广大公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享有保障的人越来越多

  主持人:过去几年,我省为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多方面努力,给人印象较深的是什么?

  蔡学武:总的感觉,我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印象最深的是,2002年以来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低保和培训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过去一年,我省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大社保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蒋坤庭:我印象较深的是,“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的养老保障政策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在解决农民看病难方面,这几年各级政府也花了大力气。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也已初步建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省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已超过80%和90%;企业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困难群众生活补助标准均有所提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受到政府重点帮扶,过去一年里我省实现城镇再就业36万人……这些都是让人高兴的事。

  推进保障要靠全社会努力

  主持人: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心。请谈谈当前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工作还有哪些困难?

  朱祖德:我省社会保障框架已基本形成,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九三学社浙江省委通过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我省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还没有形成制度约束,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亟待维护:有些企业只为职工投保了部分养老、失业保险;部分企业规定只能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有的仅以工资补贴的形式发给职工一定数额的医疗补贴;职工遭遇工伤、疾病、失业时,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我建议,出台针对我省民营中小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督促民营企业依法保障劳动者的福利和社会保险权益。

  蒋坤庭: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就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来源来说,目前规定政府出一点、村集体出一点、农民个人拿一点。但我发现有些地方的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甚至无力拿出资金为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此外,目前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还没有覆盖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有些年纪大的农民还无法享受这一政策。

  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保机制

  主持人:进一步完善“大社保体系”框架,您希望政府新的一年里在哪些方面进一步着力?

  朱祖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但保障的标准和水平还不够高。当前最重要的是提高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普及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民看病有更多保障。

  蔡学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希望政府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使所有农民都能老有所养。希望进一步完善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我相信,在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我省人民得到全面保障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