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热点透视 正文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www.zjol.com.cn  05-03-1 10:4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大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这是浙江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让我们来听听代表、委员们的看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没有止境

  近年来我省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去年我省外贸依存度已达64%。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解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意义?列席省人大会议的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冯明认为,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从战略意义上讲,就是“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问题。我省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对外开放带来的人才、资金、管理、技术、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当然,在不同阶段,对外开放有不同内涵。今后浙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的方向在哪里?冯明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有明确阐述。比如推进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利用外资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外资实现“三个转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更高水平的外向型经济所要做的事情。

  更好地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

  不久前,瑞典驻沪总领事在浙江举行瑞典日活动,带来一批有意向在浙江投资的瑞典企业,而省政协常委曹大立就是这个活动的最初策划者之一。曹大立说,利用的就是上海的外国驻沪总领事馆比较集中的优势。浙江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与交流,很重要的就是如何接轨上海,也就是说怎样利用上海的优势,促进浙江的发展。曹大立指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化程度较高,但是,产业同构不等于产品同构。比如现代服务业,浙江和上海都在大力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会造成资源配置浪费,因为重点不一样,服务对象也有不同。

  说到如何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省人大代表、嘉善县委书记高玲慧有切身体会。作为我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嘉善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区位优势,首先在理念上把“接轨上海、开放发展”确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在具体措施上,主动把嘉善纳入上海经济圈,扮演好产品供应地、产业转移承接地、要素扩散吸纳地和产业发展参与地的角色。高玲慧说,要充分利用上海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巧避贸易壁垒

  近年来,“浙江制造”在国外频频遭遇贸易壁垒。对此,代表、委员们也有不少建议。

  省政协委员章民建在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已工作了20年,谈到贸易壁垒问题,他觉得省政府的对应思路已经很明确、也很正确。他始终坚信:“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只要能够持续提供有差异竞争优势的产品,好日子就会天长地久。外贸出口也是这样,出路还是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他建议出口企业的眼睛应盯在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开发上。

  冯明认为,以一般贸易为主的浙江外贸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所以也比其他省份较早较多地遭遇到贸易壁垒,给企业造成一定困难。但对浙江企业来说,这也是一次产业提升、结构调整的机会。冯明表示,今后还要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到境外进行工业性投资,巧避国外贸易壁垒。

  “以民引外”与“招商选资”

  冯明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利用外资中的主体作用”,要大力拓展利用外资的领域,实现利用外资的“三个转变”。这给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省引资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引资的差距仍比较明显。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以民引外”就是一个突破口,同时“以民引外”对浙江民营企业的二次飞跃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玲慧也非常认同省政府的工作思路。她介绍,就嘉善而言,今年要继续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量、质并举,更注重质。去年嘉善在省里规定的基础上,又将投资密度提高了20%。今年还要加大引进人才、管理和技术的力度。其次要实现引资的一、二、三产联动。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刘刚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