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杭州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合作建房联盟”开始运作 土地成主要问题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0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群人联合起来注册公司、买地、建房子,最后自己居住使用,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集资建房热。而杭州的“合作建房联盟”也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

  50人集资建房已有眉目

  昨天,在几个专业房地产网站上,记者找到了倡议加入“杭州住宅团购与集资建房联盟”的帖子;通过这里公布的电话,记者联系到具体负责此事的王先生。他表示:“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我们已经吸引到了50位业主,再过不久就将召开首届业主大会,讨论相关事宜。”据了解,这50位有兴趣合作建房的人士有公务员、教师、小业主,还有一些投资者。

  在采访过程中,王先生显得比较谨慎,他一直没有透露关于自己和自己这个团队过多的细节,对此,他解释说:“合作建房最大的难题可能就是拿地了,等我们把地拿下来,有些事情才可以比较公开,现在还是低调一点吧。”

  据了解,王先生和其他几个发起者已经为土地、资金等问题跑了一圈:“可以说,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比较充分的,现在我们已经看好了一块地,大概会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而资金方面将和北京一样,通过银行来监管。”

  他们的这个团队,还有了像模像样的“章程”。

  比如:重大问题要70%的股东同意才能通过;房子将以自建为主;当自建能力不足时,考虑与专业的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具名的50位股东成立投资有限公司,大家共同建房,风险与收益共同承担。另外,整个项目要求参与者出20万元以上的资金,根据交款顺序前50名成员成为具名股东,以成本价购房;而后来的除股东以外的购房者,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购房。

  三大问题困扰集资者

  记者在了解到,在合作建房筹备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困扰。

  主要问题就是拿土地。一位同样在召集合作建房但还未果的杨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要拿到土地,通过招拍挂的形式是比较普遍的;但如果合作建房拿地也通过这种方式就很不利。相对而言,我们的资金实力没有一些专业的房产商那么强,如果硬碰硬地去竞争,很可能拿不到地。”杨先生说,希望相关的主管部门能给予一些类似于“经济适用房”拿地的政策,这样就能使合作建房的土地成本降低一些。而王先生也有类似的担忧。

  另一个问题是,房子建成以后,每个参与者是不是不需要再交钱就可以拥有产权?是否还需要以商品房的名义再去银行办按揭?王先生表示,如果房子造出来,那肯定是以商品房的“名分”出现的;按揭也需要办理,到时候他们会与银行方面去洽谈有关事宜。但他表示,这样的房子肯定会比市场上开发商造的商品房要便宜,他们希望能够便宜20%到30%左右。当然,由于这些集资建房者本身都有自己的工作,属于“兼职开发商”;因此与房地产公司比较,其他成本可能会有所上浮。

  在集资建房中,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是众口难调、意见不统一。王先生考虑成立一个先期的业主委员会来协调集资建房者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地段、配套等。同时他也认为,集资建房并不意味着造的房子档次就比较低、质量比较差,“以往是开发商把房子建好,你只能选择买或不买,现在大家可以自己选地段、户型等,自主权更大。总之,我们有一个表决原则:70%的股东点头就通过”。

  而还在尝试探索的杨经理对记者说,虽然他的“合作建房联盟”还处于筹备阶段,但他也同样非常有信心:“总要去尝试一下,很多事情都会变化的,合作建房有可能成功。”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余丽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
·个人集资建房两种决然不同的声音 05-02-17 09:15
·在高房价城市里个人集资建房是馅饼还是陷阱? 05-02-02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