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和我们一起畅游中国!今天在我们节目中除了云崖,还有一位新朋友新面孔,虽说是新的,但是他的声音我想经常收听我们节目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那我赶快跳出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龚铭。因为一些节目调整的原因,逍遥调去做其它节目了。不过我想,虽然是云崖和龚铭在这里,但畅游的感觉依然没有变化。
对,龚铭也是很喜欢玩儿的,也是此中之老手。
其实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咱们这个节目,我记得上几期节目我们是在广州过春节,在美丽的花城赏花,品尝吃在广州的乐趣,在这个南方商业中心疯狂大购物,体会了一种节日的富贵雍容、热闹吉祥。那么春节过完了,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种口味,到清新淡雅的江南水乡去看一看?
说到江南水乡,我们印象最深的一定会是小桥流水的灵秀、粉墙黛瓦的雅致、吴侬软语的温柔。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江南水乡都是完全一样的特征。比如说,同时是水乡园林,苏州和杭州一带与绍兴一带的风格就有明显的区别,绍兴的园林比较方正平直,粗犷豪放,而苏杭的园林则讲究曲径通幽,柔和细腻。
对,其实这就是江南地区吴越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渗透的一种特征:吴文化偏重温柔细腻,而越文化更显刚直勇武。
比如人的性格,古代时越国人喜欢用剑,出武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一股狠劲儿、韧劲儿;鉴湖女侠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巾帼不让须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以说这些越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性格都秉承了一种刚直勇武,明显区别于温婉灵秀的吴文化的特点。
说起来他们都是绍兴人,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就隆重推出我们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古城绍兴。绍兴是越文化的发祥地,因为古代时地处越国的南疆,与苏杭又隔着一条钱塘江,就更多地保留了越文化刚直勇武的特点。
绍兴的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刚才我们举的那些名人都是出自绍兴,可以说绍兴是人文古迹遍布城乡,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对啊,百闻不如一见,最好是有一位导游在现场带我们去看一看。现在我们就有请我们的外景主持钟庆来为我们介绍绍兴。
大家好!我是钟庆,都说绍兴是水乡、桥乡、兰乡、书法之乡,还是酒乡、名士之乡,那无论如何,到水乡一定要坐船的,那么到哪里去坐船,坐什么船呢?我跟我的导游现学现卖,告诉你,一是可以到东湖去坐船,二是可以到柯岩风景区的鉴湖去坐船,三是在绍兴古城内,也可以坐船。小兰是绍兴旅游局给我推荐的导游,跟着小兰,我们在东湖坐上了一条绍兴典型的乌篷船。
“在我们的船的左手边,您可以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上面写着'陶社',‘陶瓷'的'陶',’社会'的'社',这个陶社主要是为了纪念我们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先生而建立的,而在我们绍兴,有'鉴湖三杰',分别是徐锡鳞、陶成章,还有巾帼英雄秋瑾,并称为绍兴的'鉴湖三杰',那陶成章最早开办的学堂就是在东湖的这个位置。”
说到乌篷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没有坐过的人,一定想象不到,这种船的船工,是坐在船尾,用手掌舵,用脚来划桨的。
“绍兴的乌篷船主要不是运东西的,而是一种交通工具,以前大家上街买菜啊什么的,都是要坐乌篷船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出租车,因为绍兴是水乡嘛,乌篷船船身窄窄的长长的,很灵活,我们都把它叫水上TAXI。”
据说,乌篷船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因船篷漆成黑色而得名,因此,也是绍兴“三乌文化”中的第一乌:
“三乌指的是哪三乌?”
“绍兴人的方言把黑色叫乌,三乌中的第一乌就是乌篷船,第二乌呢,咱们绍兴有一道特色菜,叫霉干菜烧肉,霉干菜也是黑色的,这是第二乌,第三乌,过一段时间来就可以看到,我们这里的船老大头上戴的帽子,乌毡帽,象闰土戴的那种,是用纯羊毛做的,外面有一圈卷边,里面可以放一些卷烟啊,零钱啊的小东西。或者是老农还可以用来打水,不会漏水的,应该说它的功用比较多。”
这绍兴三乌,可以说是绍兴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种宝贝,一种是交通工具,二是食品,三是服饰,您如果到绍兴来,也不妨跟船老大一起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水乡生活。
“船老大您好!请问你多大年纪啦?”
“71。”
“您在这里摇船摇了多少年啦?”
“二十多年。”
“这条乌篷船是您家自己的吗?”
“对,我们自己的。”
“您自己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