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后继无人面临谢幕 宁波曲艺开唱“本土卡拉OK”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0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78岁的张少策刚刚结束了1个月的春节“演出季”,又马不停蹄地着手准备3月18日的宁波市地方曲艺大会串。

  这次大会串上,久已绝迹舞台的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宁波评话、三北小锣书、说新闻等近10个宁波地方曲艺又要与观众见面。参加这次大会串的一些曲种正处在“最后关头”,不少曲种如今只剩一两个传人,因此有人猜测,这次大会串可能是这些土生土长民间艺术的绝唱。

  宁波民间曲艺资源丰富

  从2004年4月开始,宁波市群艺馆对民间文化进行了大摸底,半年多调查下来,结果令人兴奋,全市共有表演、造型、民俗类民间文化资源高达415项。

  但在这个数字后面,隐藏的却是宁波地方民间艺术日见艰难的生存状况。据宁波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陈炳尧介绍,415项资源中已经消亡的就有60项,这些民间艺术,或者留下一些资料供后人研究,或者仅留下一个名字。另有100多项民间艺术处于久已不登舞台、传人凋落的境地。

  “曲艺都是靠师傅口授心传,不少曲种都是单此一脉,一旦失传,这种曲艺形式便无处可寻了。”陈炳尧扳着指头向记者列数了几个惟一:94岁的顾阿火是惟一一位会唱新闻的艺人;78岁的张少策是惟一一位会宁波评话的艺人;78岁的韩张迁是惟一一位会“雀冬冬”的艺人;58岁的胡新昌是惟一一位会三北小锣书的艺人。

  本土卡拉OK即将唱响

  当老人们一听说政府要保存这些曲种的资料,不顾年老体弱,对着录音机、摄像机又是打又是做又是唱。

  去年底,工作人员寻访到盲人韩张迁,他二话不说,在自己腿上扎起小鼓,当场开口就唱起一折《华姐》来,一边敲一边唱,唱到情浓时,泣不成声,整整唱了40分钟。同样,顾阿火老人也不顾近百高龄,现场唱了10多分钟,让工作人员听听“好不好”。

  “但这些老人不仅年龄大,而且都有疾病,他们一旦离世,也就意味着一个曲种的灭亡。”像“雀冬冬”,2003年时,余姚有5位老人会唱,可到今年,这5位老人全都过世了。

  在调查摸底后,宁波市群艺馆决定,在今年的3月中下旬举行一次宁波市地方曲艺大会串,让一些老曲艺迷们能重温昔日熟悉的曲调。

  地方曲种还有生存空间

  虽然处境艰难,但宁波地方曲种还有生存空间,而且有的曲种,像“宁波走书”就“活得很好”。这个曲种的领头人是郭鹏飞,他有20多名徒弟。“宁波走书”在鄞州、慈溪、奉化、北仑一带农村地区非常流行,逢年过节时,各乡镇纷纷请他们到村里去“闹一闹”。

  郭鹏飞虽然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却仍坚持自己创作新曲,甚至登台表演。今年春节,他一天演出一场,演出费高达500元。前不久,一对宁波青年举行婚宴时,也请他们去唱“宁波走书”,成了宴会上一道独特的本土文化风景。

  另外,评弹在宁波有处固定演出场所——“新红宝书场”,张少策在这里进行长期专场演出,一个书目可以讲上大半个月,有上百名铁杆听众来“捧场”。

  作为宁波目前惟一的民间书场,“新红宝书场”老板郑国华为书场“倒贴”了好几万元,可对地方民间曲艺仍痴心不改,他告诉记者,“宁波地方曲艺其实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关注,对较为活跃的现存宁波曲种从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完全有可能把这些本土文化的艺术火种留给下一代。”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驻宁波记者 郑巍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