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开始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其中也包括来自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批民工,他们在这方热土上打工创业,耕耘希望。
据有关部门测算,以杭州市2001年70万流动人口计,该市流动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应在2.45万人以上。如进一步按2/3比例推算小学适龄儿童,则达1.6万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它相当于该市江干区小学在校生总数(约2.02万人)的五分之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流动人口中还存在着一个人数不少的群体———外来民工。这些外来民工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微薄,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在外来民工中,大部分人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支撑子女进入当地公立学校的费用,在心态上更缺乏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的足够准备。民工子女普遍希望到“自己的学校”去读书,以求得文化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平等。
1999年1月11日,国内第一所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的民工子弟学校——杭州天成小学成立,首期学生就达579名,这所专招民工子女的国有民办学校,在全省是第一家,在全国也是第一家,学生们亲切地称这所学校为“我们自己的学校”。
不久,下城区教育局也成立了一所国有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杭州明珠实验学校,第一学期共招收小学生290名。一年后,学校又开办了初中,成为杭州第一所专门招收民工子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从1999年至今,杭州城区共办了四所民工子弟学校,共容纳民工子弟近3500人,引起了各方的关注。2001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官员库斯汉专程考察了明珠实验学校,认为该校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正规基础教育的做法是现代社会全民教育思想的体现,学生学业水平大大高于国外同年龄段学生,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杭州市的民工子弟学校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样式,倾注了对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据调查,民工子弟学校在以下四个方面“与众不同”:
1、学生流动性强、学生流出、流入频繁。如天成小学第二学期初流出学生76人,流入学生229人,学生更替率达44.4%。
2、学生来源广,天成小学的学生来自全国19个省级行政区;明珠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他们在文化背景、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
3、班额大,年龄跨度大,明珠学校和天成小学的班额均为52-56人,此外,许多学生随父母辗转四方,多次中断学业,造成班级学生年龄跨度大,天成小学各班平均跨越的年龄段为4.3岁,其中一个班级覆盖了7个年龄段的儿童。
4、家庭教育环境差,由于来自地域相对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从事较流动职业的占半数以上,往往为生计忙碌而无暇顾及子女教育。
针对这些特点,杭州市的民工子弟学校从实际出发,形成了新的管理方式:学籍管理动态化,学校改变现行的招生、插班规定,实行“三只要”政策,即“只要班级有学额”、“只要符合入学条件”,允许随时插班;“只要有正当理由”,允许随时转学。并按照这种政策要求对学籍实行动态化管理。
费用收取灵活化,对学习费用,各学校允许按月分期付款、暂时拖欠部分款项,等等。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减免部分或全部费用;对中途转学的,按实际就学时间返还部分学费。
师资管理企业化。在师资管理上引进企业化的人事制度,解决工资、保险等问题;对教师的资格认定、培训、建立档案等按杭州市统一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实行内部激励机制,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杭州市近几年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在全省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举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做法、经验应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
总之,我们的基本观点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渠道”是公办学校;在现阶段,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其它种种原因,举办具有“公办”性质的民工子弟学校作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次渠道”,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工子女教育将逐渐融入城市的教育体系,民工子弟学校也终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开办民工子弟学校的目的是最终“取消”民工子弟学校,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