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丽水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劳务输出、异地创业 “走出去”走活了丽水经济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2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北京郊区的大兴县西顺,来自松阳县裕溪乡内陈村的曾建新还在自己的工厂里忙碌着。这两天,工人还没有全部到岗,厂里接的一张服装订单却已快到交货期了。他心急火燎地打电话回松阳,催促老家的工人早点赶回厂。去年,他办的服装厂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000万元。

  在北京西顺,松阳裕溪乡人办的服装厂有20多家,聚集着200多裕溪乡人。

  这是丽水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以走出去谋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三个出去”的战略举措的一个缩影。

  劳务输出送出去一批

  盘活山区人力资源,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要促使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开展劳务输出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丽水市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不断拓宽“输出去”的渠道。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分别建起了农村劳务输出的专门工作机构。全市175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机构,部分乡镇还以村为单位,建立了劳务输出台账制度,摸清和掌握外出劳动力的底细。

  随着“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实施,丽水市培育劳务经济、开展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序幕旋即拉开。市政府组建了可容纳8000人进场交流的丽水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起一次性可容纳250人的丽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此外,该市还整合了农业、教育等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建立起年培训能力达5000人的丽水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并对培训机构按照其培训后的就业情况,由财政以奖代补。

  特色化的劳务输出,收到了喜人的效果。缙云县有500多花农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他们的盆栽草花占据了上海盆栽草花60%的市场,年产值达1亿多元。庆元县在北京郊区香河县从事香菇栽培的就有2000多人。松阳县则有1万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松脂采集和加工。青田县已经有21万人出国经商务工,每年创收达20多亿元。景宁县有1万多人在北京开出超市1000多家,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如今,丽水市外出的农村务工人员就有55万人,占全市248万总人口数的22.6%,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市农民非农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异地创业带出去一批

  一口气兼并了江西九江市32家松脂企业之后,来自松阳县竹源乡燕庄村的叶祥跃,今年又在九江市德安县宝塔山工业园区投资1200万元,创办了九江市松安林化发展有限公司,可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与此同时,他还带动了本县的玉岩、古市、竹源两镇一乡的600多名农村劳动力到自己的厂里就业。

  一个人创业成功,带动的是一片人。据统计,竹源乡农民就在江西、湖南、湖北等14个省市创办松脂加工企业140多个,吸收务工人员6800多人,年总产值约4亿元,松香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近几年来,丽水市通过营造热闹的异地创业气氛,拓宽产业发展的空间。该市尽管地处欠发达地区,但日化洗涤用品、小水电开发、食用菌、皮革等行业,却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但由于本地资源和区位条件的局限,影响着这些优势产业的成长和壮大。为此,丽水市鼓励这些优势产业跳出丽水求发展。如小水电项目的开发,丽水市在外省投资小水电的企业就有158家,总投资约93亿元。电站分布在陕西、四川、江西、湖北、云南、贵州等省,成为中西部小水电开发的主力军之一。

  此外,市内重点骨干企业纳爱斯、遂昌元立集团、绿源木业公司和丽水市直丽人木业公司向外地扩张,异地设厂,在帮助当地发展的同时,也带出了一大批丽水人在外走上管理、营销等岗位。

  异地创业结硕果。丽水人在外投资企业遍及全国24个省、自治区、市。其中,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创业者,就分别带出农村劳动力4万、4.5万和3.5万人。

  抓好教育考出去一批

  丽水市近年来坚持“社会事业要发展,教育必须优先”的原则,把“抓好教育考出去一批”作为实现丽水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育一个大学生,无异于帮助一个困难家庭摆脱贫困。为让更多的青年学子“考出去”,丽水市积极挖掘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城乡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丽水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去年,丽水市被全国普通高校录取的新生共7761人,普通高校上线率76.14%,考生数、上线数、录取数均创历史新高。

  这份答卷的背后,写满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为确保所有的适龄儿童有书读,丽水市近年来不懈地打造“爱心救护网”:建起乡镇寄宿制学校,让农村“留守”儿童放心就读;建立和健全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政策与制度,努力解决弱势群体接受教育问题;全市推广“教育助学券”,使贫困学生不花钱也能完成义务教育。目前,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100%和99.9%,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9%和99.5%以上。

  农村学校管理和办学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青田县继组建章旦中学教育集团之后,去年又着手组建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莲都区继42所城乡学校结为“姐妹学校”后,最近又把丽新中学设为曳岭中学的分校区。大力推广集团办学模式和校区式管理模式,丽水市以集团办学形式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在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上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三个出去”的战略举措,为丽水市实现人口和生产要素聚起来、常住人口降下来、人均各项经济社会指标高起来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已经有7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国就业创业。这支“走出去”的“丽水人”大军,成为推动丽水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强大动力源。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施龙有 通讯员 聂伟霞 朱建军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