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澜阁修缮在即。今天上午,杭州市民俞柏文找到记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还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不但要修缮文澜阁,而且要恢复重建杭州圣因寺行宫。”俞柏文老人说,为此自己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提出了这个想法。
文澜阁的前身为清代圣因寺藏经阁,而圣因寺原为清代康熙皇帝的行宫,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行宫初建时,规模宏大。
康熙之后,行宫闲置,雍正五年(1727年)改为圣因寺。乾隆四十七年(1792年)《四库全书》修成,乾隆颁诏:杭州圣因寺后面的玉兰堂改建文澜阁。但因位于御花园的玉兰堂,逼近山根地势潮湿,难以藏书,后改在玉兰堂之东迤下、藏经堂之后兴建文澜阁。
而如今世人只知文澜阁而不闻圣因寺。俞柏文老人说,现在圣因寺的宫殿和御花园分离开来。御花园的遗址都在中山公园内,很多游人甚至大部分杭州人并不知道这一渊源。
这次修缮能不能将阻隔文澜阁和圣因寺旧址的那段围墙拆掉,使得原御花园(现西湖天下景)与文澜阁连为一体,再重建清帝行宫八景(八景之一的绿云径还在)。使得北有承德避暑山庄(内有文津阁),南有杭州圣因寺(内有文澜阁),南北呼应,不仅让更多的世人了解文澜阁的前世今生,还更有利于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随后,记者就这一建议咨询了浙江省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被告知文澜阁后面那堵围墙竟然也是文物。原来,咸丰庚申年,文澜阁毁于战乱。光绪六年,在原文澜阁基址上重建书阁,并添建了太乙分清室、假山等附属建筑。文澜阁也用围墙和御花园隔开。围墙是拆不得的!
虽然不能让文澜阁和御花园连为一体,但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澜阁的前世今生,文澜阁大修后,就将改成“文澜阁和四库全书”的专题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