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上演离奇骗局 下午存进19万2小时后全没了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昨日19:39,沈女士来电:今天中午1点,我们在文新路南都德加公寓门口一家银行里存了19万元。

  到了下午3点,我们到银行去查款,19万元存款没了!只剩下当时开户的100元钱。

  我们已经报案,现在一家人六神无主,不知该怎么办。

  存折身份证都没离身

  昨晚8:30,沈女士坐在办公室里,哭得双眼红肿。丈夫翁国祥呆坐一旁,手捏一支香烟默默无语。夫妻俩在文一西路经营着一家废铁回收公司。

  翁国祥拿出银行存折,户名是他本人,存折加了密码,开户日期是2005年3月13日,开户时存了100元钱。

  他又拿出存款单据:存款日期3月13日,数额19万元。“这是身份证,一直带在我身上……”

  夫妻俩回忆起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厂里有100多吨废铁

  13日早上8点左右,翁国祥的办公室来了一个40多岁男子,身高一米六八左右,有点胖,自称姓赵。

  “他说,他战友在余杭仓前水泥厂做科长,手头有200多吨废铁,问我要不要。”翁国祥觉得数量可观,便开车带着赵,去仓前看货。

  9点多,两人来到仓前水泥厂。门卫要赵出示身份证,赵对门卫说,要找张科长。门卫就没再要求登记。两人找到张科长办公室,可门锁着。

  赵掏出手机,拨通电话,“喂,张科长……”讲了一会,挂断,对翁说“张科长在余杭一家宾馆和客户谈事情,他叫我们先看好货,再到宾馆大厅见他。”

  “货是在厂里,不过只有100多吨。”翁看完货,心里踏实了。随后,两人来到宾馆,在大厅见到了“张科长”。张40多岁,身高一米七二左右,说一口普通话。

  双方谈好价格,一吨废铁2300元,下午就签合同,说好14日发货,张科长这边派两辆车,送货到杭州。

  他让我在余杭开账户

  “张科长问我,有没有这么多钱?我说有的有的。张科长提出,为了证明我的公司实力,让我在余杭开一个账户,下午存20万元进去,哪儿存都行,存好后给赵打个电话,让他当面看看存折。”

  翁同意了。上午10点左右,他在余杭当地一家银行开了账户。“开户当时就我一个人,旁边也没人跟着。”翁确认。

  开好账户,翁国祥再次来到宾馆,把存折递给张科长过目。“他只是打开扫了一眼,就还给我了。”

  接着,翁国祥带着赵回到杭州,两人说好,翁国祥先存好钱,下午一点半,两人在翁的办公室见面,一起去余杭签合同。

  19万两小时没了

  翁国祥手头只有13万元,他马上向隔壁老板借了6万。

  下午1点,翁在同事陪同下,来到文新路南都德加公寓门口的一家银行,存进19万元。随后打电话通知赵,钱已存进。

  翁在公司等。等到1:40,仍不见赵,他拨通对方手机,“他说他在紫荆花路,正送儿子去丈母娘家的路上。”

  1:50,赵还没到,翁急了,又打电话,无人接听。

  2:30,赵还是没到,手机一直联系不上。“会不会被人骗了?存折的钱会不会……”老婆开始担心。

  “不会的!存折、身份证都在我这儿,我还加了密码,谁也取不走!”翁国祥刚开始很坚定。

  渐渐地,翁坐不住了,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急忙去银行一查:账户里只剩100元钱。

  取款人就叫“翁国祥”

  根据银行记录,钱分两次提走,第一次10万,在高新支行的文华分理处,第二次9万,在学院路一个储蓄所。均是用卡在柜台上取走的。取款人就叫“翁国祥”,身份证号是:320…………,卡号是436…………。

  翁觉得奇怪:“这个人用的身份证号和我身份证号完全不同,卡号也不一样,怎么就能把钱取走呢?何况,我还设有密码的。”

  昨天下午,翁已向古荡派出所报案。他至今也没弄明白:钱是怎么被取走的。

  19万元丢失六步骤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看翁家这19万元的丢失步骤

  第一步:自称姓赵的男人找到翁国祥,说有张姓战友在水泥厂做科长,有废铁卖。

  第二步:翁随赵去水泥厂看货,货见到了,没在水泥厂见到张科长。

  第三步:赵电话联系上张科长,约好在余杭一家宾馆会面。翁国祥在宾馆大厅见到张科长。双方谈好各项交易条件。

  第四步:张科长提出要见证翁国祥的资金实力,要求他在余杭一家银行开账户,并在当天下午存进20万元,存好后告知即可。

  第五步:翁国祥当即在余杭开了账户,先存了100元。并把存折亲自交给张科长过目,张科长看完存折后,当即还给了翁国祥。

  (翁国祥事后分析,可能他开账户时,被人家发现了密码,并当即伪造了翁国祥的身份证,对其账户密码作了修改,申请了一张卡。)

  第六步:赵得知翁国祥到银行存钱后,先后两次到银行柜台取走巨款。(假身份证怎样取走巨款?此疑点待查证。)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刘水清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