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钱塘人物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把生的希望留给17名船员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今年2月19日,一艘载有23人的浙江货轮在北部湾洋面突遇风浪沉没。在逃生的过程中,本来已经进入救生筏的三副张王伟,为了让同事更安全地逃生,主动爬到了救生筏外照看,此时船体突然沉没……救生筏上的同事们都得救了,而年仅29岁的张王伟却被巨大的漩涡吸入海底……经过数天的海上搜救,张王伟依然不见踪影。昨天,张王伟的家人在他牺牲的地方舀了一瓶海水和沙。在这盆水和沙里,有张王伟永远的音容笑貌。

  凌晨海轮北部湾遇险

  今年2月19日凌晨3时,台州海运公司的浙海308轮行驶在琼州海峡的洋面上,海上的风浪让船体摇晃不止。轮船是从河北京唐港驶往越南海防港的,船上装满了钢材。凌晨4点的时候,大副上驾驶台接班,此时风力已经达到十级,船摇摆得越来越厉害,驾驶台上的东西都掉到了地上。

  凌晨4时半,刚刚交完班休息没多久的二副尉笑虎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巨响从船头传来,此时船体开始向左边倾斜,后来才知道那是货舱的货物发生了移位。这个时候,正在休息的三副张王伟同水手长戴开富来到了驾驶台,但在驾驶室里人们已经站都站不住了。随着船体向左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船长看到形势不妙,要求张王伟和戴开富迅速通知大家逃生,并且发求救信号。不一会儿,船体就向左倾斜了七八十度,而船长和大副在打开驾驶舱的舱门时一下子被抛出船外,跌入大海。张王伟进入报房后发现已经无法发信号,只好艰难地往右船舷爬去,另外17名船员也已经爬到了右舷的艇甲板,由于船体已经倾斜接近九十度,原来的船舷此时横了过来变成了甲板。

  危急时他爬出了救生筏

  时间紧迫,大家赶忙将右船舷的救生筏充气,由于担心风浪太大将救生筏冲走,大家决定先在船上打开救生筏,人坐进去,等船沉没后希望救生筏能浮在水面上。

  船员此时开始很有秩序地上筏,张王伟等大家登上了救生筏以后,也跳了进去,按规定坐10个人的救生筏挤进了17个人。逃生的时候太急,很多船员只穿着短裤就跑了出来,此时正冻得瑟瑟发抖,水手长戴开富见此情景怕冻坏船员,就没有上筏,到房间里拿棉被和信号灯。

  “张王伟看到后决定去帮一下水手长,同时在外面照看一下,以防下沉的轮船把救生筏钩住或者划破。他爬出了救生筏,问我们谁能给他一件救生衣。我脱下身上已经穿好的救生衣给了他。”三轮管王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唏嘘不已:“没想到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甲板上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就看见两股巨浪从筏子两边压了过来,浪头把救生筏也打到海里三米多深,原来是船突然沉到海里去了,还在船上的张王伟和水手长再也没上来。”

  对于这个情景,二副尉笑虎同样记忆犹新:“王伟从筏子里出来以后,拉着救生筏的绳子去协助水手长。我还记得他当时说过的话:‘我年轻、我出去。万一外面有什么危险我可以帮一帮,推一推救生筏。’从大家爬上救生艇到船沉下去,前后不到10分钟。”

  救生筏沉下去以后由于巨大的浮力又很快浮了上来,但是张王伟却永远长眠在北部湾蔚蓝色的海中。就如同张王伟预料的那样,筏子在船下沉时被划破了,大家用棉被将洞口堵住。逃上救生筏的16名船员在海上漂了19个小时,在19号晚上10时半的时候,被前来搜救的“南海救198”救起。

  哭砂的老母亲

  得到张王伟牺牲的噩耗,张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张王伟的姐姐、姐夫陪着年迈的老母亲一同去海南临高县处理弟弟的后事。一家人每天等在海边,希望从当地海事部门搜寻打捞人员的口中听到儿子的消息,但是,20多天过去了,依然没有张王伟的消息。昨天,当地海事部门通知他们——放弃打捞,老母亲哆嗦着从海边舀了一瓶海水,捧了一捧白沙:“儿子已经永远走了,回不来了,但有了这水这沙,我就觉得,他还在我身边。”

  老母亲近一个月来两眼一直红肿着:“前天我又梦见他了,他端着一个饭盆,里面盛着他喜欢吃的咸菜和芋艿丝。”

  当获救船员先期从海南返回台州的时候,张王伟的妈妈坚决要到机场送行,她起了一个大早赶到了飞机场。她说:“他们都是阿伟的同事,他们经过了这场劫难,这次回家我应该去送送他们。”

  小伙子很优秀

  提起自己的员工张王伟,台州海运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何金森直叹气:“可惜了,这么棒的一个小伙子。”何金森说对张王伟的印象一直很不错,并且在工作中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点,印象十分深刻:“这次海难他在危急关头把危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别人,在关键时刻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相信这不是偶然的,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结果。”

  张王伟1976年5月4日出生于丽水碧湖镇嵩坑口村,1992年9月至1996年7月在上海海运学校学习,1996年8月分配到台州海运工作,1997年6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何金森说张王伟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工作生活中其他各方面表现也都很突出:“他的英语很不错,我们的船到了国外的港口,跟那里的工作人员打交道都是用英语,他都能应付得来。他以前在学校学的是报务,后来由于船的设备更新,报务设备慢慢被淘汰,他就考虑转行学驾驶,驾驶的课程很多,但是他能马上转弯,最后考试的时候他所有课程全部一次性通过,后来就做了我们的三副。”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逯海涛 薛建国  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