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我驻俄使馆官员称灰色清关与走私不能相提并论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国驻俄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王俊文认为,俄警方指责华商货物为走私货有欠公允,被查封和拉走的华商货物都是通过包机包税、包车包税的“灰色清关”途径进入俄境内,因此绝不能与走私品相提并论。

  特定时期的非正规贸易产物

  包机包税和包车包税是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俄罗斯国内特点和中俄关系发展形势所形成的一种非规范化贸易形式。当时俄国内经济萧条,日用品严重匮乏,一些俄罗斯航空货运公司专门做起了包机包税生意,即发货人在中国国内发货、交钱,收货人在俄收货,其余中间环节,包括运输、通关、商检等统统由货运公司解决。俄海关委员会批准一批清关公司专为这种贸易履行通关手续,收取税款。

  温州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告诉记者,如果走正常的贸易渠道,通关时间就要半年,夏天的鞋子冬天才能到,根本卖不出去,而且费用要加倍。

  北京雅宝路市场是中俄民间贸易最大的中转站之一,一位姓张的皮草商透露,货主们交的包机包税费用一般在货值的40%左右,跟需要交的关税相差不大。俄罗斯各类清关公司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后,以各种形式办理清关手续,比如改换商品名称,以多报少,高值低报等,从中获利。而实际上交了关税的货主们却拿不到合法的报关单。这就成为日后查抄事件的症结所在。对俄罗斯来说,包机包税则使其应收税款大量流失。

  短期难已取缔

  俄罗斯政府非常清楚“灰色清关”的弊病所在,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也采取过措施,但却一直没能取缔“灰色清关”这种非正规贸易形式。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官员明确表示,由于这种贸易方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尚需一定的时间。

  “民间贸易最多时占到中俄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采取灰色清关方式,在京运输公司高潮时每年能净挣几千万元人民币。”中科院专家张树华认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为“灰色清关”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首先,直接或间接参与非正规贸易的俄罗斯人很多,突然关闭这一渠道会导致很多人失业;其次,由于通过“灰色清关”途径进口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关闭这一途径的直接后果将导致俄罗斯日常用品价格上涨,由此将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朱烁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