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湖州市人代会和工业经济大会明确提出了年度降耗、节水、减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最近陆续召开的各县(区)人代会,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了这样的内容。
2004年,湖州工业经济几个主要指标名列全省前茅,但省统计局一份《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却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湖州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些“负指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甚至排在全省前列。
这一现象,引起了湖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逼”出了湖州今年的“两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冲千亿”,坚定不移降低“增长的代价”,今年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8%,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下降8%,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各下降9%,重点排污监控单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以上。这一决策,赢得了全市干部群众的称道。
湖州市横下一条心做“减法”。今年以来,市和县(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拆除高能耗、高粉尘排放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确保当年淘汰50%,到2007年彻底淘汰。砖瓦窑今年拆除15%,到2007年基本淘汰。对矿山企业以及小印染、小化工、小电镀、小皮革、小造纸、蓄电池等高污染行业,各地以铁的手段加大集中整治力度。全市近2000台自备小锅炉,同样是湖州的“心腹之患”。环渚、织里、南浔、练市、武康等地正在加快拆除小锅炉,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今年全市已建成的热电联产区域,都要基本拆除小锅炉。
“减法”还体现在大量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轻纺、电磁线等行业纷纷安装工业变频调速装置,已经投入使用的洪波、先登、长城等企业节电效果十分明显。部分服装加工企业大量采用照明线路节电装置。这段时间,市有关部门多次研究测算,连已经全部使用节能灯的市区路灯系统也要进一步引进节能装置。
降低“增长的代价”,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他们以“项目推进年”为抓手,今年投入200亿元,今后3年突破700亿元,实施工业投入、结构调整、培大育强等六大工程,加快打造医药化工、新型建材、新型纺织、特色机电等四大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生物化学品、光电器件及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中心。同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今年确保1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0家左右省、市级绿色企业的培育。湖州市今年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新亮点,市政府专门出台激励政策,提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07年达到400亿元。目前,南太湖科技城等一批项目已着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