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驻WTO代表团参赞、驻国际纺织品服装局代表张丽萍
随着近日美国、欧盟纺织品“特保”阴影的逼近,一直沉浸于“后配额时代”增长喜悦的浙江纺织企业,心情又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如何认识“后配额时代”的国际纺织品贸易环境?纺织企业面临哪些现实和潜在的贸易风险?
今天,在省外经贸厅举办的“浙江企业应对纺织品贸易壁垒培训研讨会”上,特地前来授课的中国驻WTO代表团参赞、中国驻国际纺织品服装局(ITCB)代表张丽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张丽萍是浙江人,并在我国驻WTO代表团中主管服务贸易、纺织品贸易和其他国家加入WTO事务。
记者:究竟该如何看待“后配额时代”的国际纺织品贸易环境?
张:配额取消后的国际纺织品贸易环境依然充满不确定因素。配额取消后,国际纺织品贸易还要继续受到关税、非关税措施、区域优惠安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四大因素的制约。其中,企业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社会劳工标准、海关程序要求以及“两反一保”等措施,将被一些国家越来越多地用来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
记者:您如何看待配额取消后国外反倾销对浙江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企业应如何应对?
张:可以肯定,在配额取消后的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反倾销可能是会成为使用最多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浙江现在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第一大省,但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靠走量的低价位产品仍然不少,遭遇反倾销的危险不容小视。至于应对,有两个层面,从政府方面来说,我国可以也正在利用WTO规则来改善反倾销规则,提高调查门槛,同时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企业来说,还是一句老话:一定要积极应诉。在应诉技巧方面,我建议企业更加重视建立与进口国的进口商和零售商的联盟。
记者:4月4日,美国宣布对我国三类服装自行启动特别限制措施程序,同时欧盟也在酝酿新的保障措施,怎样看待特别保障措施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张:我个人认为,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将成为当前我国相关企业的最大威胁。依据我国加入WTO的相关协定,在配额取消后,针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保障措施有两种: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和特别保障条款,和限价不限量的反倾销相比,这两者都是数量限制措施。但是,和特别保障条款相比,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启动的门槛更低,即所谓“市场扰乱”,而不是特别保障措施的“造成实质性损害”。同时,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在启动时也不用举行听证会,而且自对方提出磋商之日起就自动设限,如果磋商未果,限制还将继续,在此期间,我国还不得提出报复措施。(本报杭州4月11日讯)